政治凌駕經濟 香港商界進入冬眠期

香港經濟復甦腳步緩慢。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坦言,貨物出口仍然面對相當嚴竣的壓力。(中新社)

香港政治氣氛相對高壓,商界領袖透露,當前商界之間流行起一個用語:「冬眠」,指各地商界對香港市場持觀望態度,暫不敢大舉投資。而港府日前公佈2023年第2季生產總值(GDP)預估數字僅增長1.5%,低於預期。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坦言,貨物出口仍然面對相當嚴竣的壓力,本地固定投資則略爲回軟。

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近日因打擊「軟對抗」尺度與維持獨特性的問題引起爭論。立法會議員謝偉俊希望當局勿矯枉過正;保安局長鄧炳強則指,須迎頭痛擊軟對抗的錯誤行爲,不同意這會影響香港軟實力。

對此,前自由黨主席田北俊透露,商界之間近日流行起一個用語「冬眠」,大抵背景是全球經濟困難、高息環境持續,市場看淡香港短中期經濟表現;本地方面,政治氣氛仍相對高壓,高消費力、高增值人口持續流失,進一步影響營商環境。

田北俊說,各地商界對香港後市持觀望態度,暫不敢大舉投資。他直言,若過於着重政治鬥爭會影響人才、資金,削弱既有優勢,而「香港做生意重點向來都是淡化政治問題,兩邊的錢都賺」。若政府展現出自信和寬大態度,自能團結社會各界,吸引頂尖人才到來或迴流建設香港。

香港統計處日前公佈2023年第2季GDP預估數字,指按年增長1.5%,低於預期的3.5%,是2022年第4季後新低;按季比較則跌1.3%,是2022年9月後新低。數據顯示,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在第2季實質下跌1.0%;貨品出口總額第2季實質跌幅爲15.3%,進口總額則實質下跌16.1%。

在相關數據公佈前,陳茂波便在網誌預告,GDP增長幅度可能較首季稍微放緩,但整體經濟仍處於改善軌道,而本地消費和訪港旅遊業是2023年以來推動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但貨物出口在外圍環境持續疲弱下仍然面對相當嚴竣的壓力,同時本地固定投資在第2季預料會略爲回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