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證所稅 林向愷:壓垮臺股最後一根稻草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對於紛擾臺灣資本市場逾兩個月的證所稅案臺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接受《ETtoday新聞雲》專訪時表示,民衆普遍都有繳納證所稅的意願,而目前問題在於稅務稽覈、個資泄漏、申報技術艱困,以及稅率不確定性,都成爲渲染證所稅案爲重壓臺股近期表現的元兇,其實,臺股表現欠佳與國際情勢,及臺灣產業轉型有關,證所稅案只是壓垮臺股的最後一根稻草

林向愷教授直接點出,實際負擔稅負的「不確定性」爲社會大衆替證所稅貼負面標籤的最大因素觀究目前枱面上的府院版、國民立院版的證所稅版本,雖可抵減資本損失,不過,皆採申報資本利得的方式,而不確定性在於,國稅局如何認定、查覈民衆的申報,民衆可能因爲國稅局的查覈,須面臨補稅,甚至罰款,且目前民衆多認爲國稅局的稽徵查覈權太大,民衆的財產個人資料都可能因爲申報而面臨傷害。

再者,臺灣從過去以來的觀念納稅爲國民應盡的義務」,因此,不管最終適用哪一版本的證所稅案,民衆最快明年5月納稅季恐將怨聲載道,因爲納稅爲國民應盡的義務,納稅義務人報稅時必須詳實舉列收入等明細,即人人(有進出股票市場投資人)皆被迫一個月內迅速成爲專業會計師,增加民衆納稅的難度。

林向愷教授直言,最高稅賦制清楚,且納稅的觀念應該由過去的「義務轉化爲權利」,當民衆有退稅需求時,才需要舉證申報,不僅一改全民皆須被迫參與成爲專業會計師訓練過程,且有效抑制國稅局稽徵查覈權持續無限上綱,即民衆面對國稅局的稽覈時,原先所面臨的補稅甚至罰款的情境,將轉變爲可以退多少稅,不用擔心口袋裡的錢被迫再吐出來。

公平正義的稅務改革不應該淪爲民粹式的改革,只抓大放小,真正合宜的稅改,應該爲有參與股市的民衆皆須繳納稅收,而將退稅的需求交由民衆自主決定,有退稅需求的民衆,便需做好記帳習慣以利來年申報繳稅(退稅)。

至於臺股農曆年來的積弱不振,林向愷說,證所稅只是壓垮臺股的最後一根稻草,除了國際情勢影響外,投資人關心的是在臺灣有沒有好的投資標的,可以獲利、可以賺到錢的企業,有了好的投資機會,民衆當然願意多繳一點稅,可惜,臺灣經濟轉型失利,弱後韓國太多,臺灣的產業主要仍爲臺灣接單、海外生產代工模式,搶食微利商機,不像韓國曆經上世紀金融重創後,以品牌走向國際,兩國相較下,韓國的競爭力比臺灣好太多了。

►►►更多好看內容都在《ETtoday新聞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