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朝方關心幼兒早療 竹北將推醫療交通系統

竹北市長鄭朝方邀請竹北市內大型醫院前來交流幼兒早療,盼打造竹北醫級城市。(竹北市公所提供/邱立雅竹縣傳真)

竹北市科技發展、人文薈萃,醫療量能也不斷升級,東元綜合醫院、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接連進駐竹北,3家醫院日前也分別由院長、副院長帶隊至市公所拜訪,與竹北市長鄭朝方深度交流,會中聚焦推展0至3歲幼兒早療服務,鄭朝方也提出3縱3橫、3環3市交通系統,可望透過市民公車、Ubike嫁接串聯醫療交通,讓民衆就醫更加便利,打造竹北成爲「醫級城市」。

醫療提升是城市進步的指標之一,鄭朝方表示,有鑑於竹北早療資源相對臺北市匱乏許多,提升早療服務更是上任後正積極推動的重要政策。根據研究報告顯示,特殊孩童早期診斷及治療十分重要,若能在0到3歲開始接受早期療育照顧,1年的療效可能等於3歲以後10年的療效。未來將結合公部門資源,提供0至3歲幼兒免費早療評估及免費課程,廣辦嬰兒出生前至3歲育兒照護教育免費講座,幫助新手爸媽輕鬆育兒知識及技巧,減輕壓力與焦慮。

竹北醫療資源逐年提升,東元醫院已成立新竹縣第1家發展遲緩兒童聯合評估中心暨兒童早期療育中心,提供遲緩兒物理、職能、語言、心理等評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中醫大新竹附醫及新竹臺大分院,也對早療投注相關醫療資源,竹北市公所期盼未來能以公部門力量結合在地醫院資源,幫助更多市民。

鄭朝方表示,醫療發達與交通網絡相輔相成,除了竹北市民公車之外,公所也已編列8000萬元預算,將新增、廣設Ubike站點,長遠規畫也擬打造3縱3橫、3環3市交通系統,串聯竹北東環、中環、西環,透過公車搭配Ubike騎行,讓醫療人員與相關產業從業人員方便上班,也讓民衆就醫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