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交所射4箭 化解窄基壓力

2023年底半導體市值比重約39%,證交所表示是優勢也是風險。(黃世麒攝)

臺積電佔臺股權重超過3成,堪稱「一個人的武林」,讓臺指面臨「窄基指數」的壓力,證交所說明對於現貨影響不大外,並提出4大面向,包含增加產業鏈連結、引導多元產業發展、強化國內外資效能及優化投資人關係,助力資本市場產業健全及均衡發展,推升臺灣資本市場價值。

根據美國商品交易法規定,海外指數期貨若單一成分股佔整個指數連續3個月中有超過45個交易日逾30%,就會被認爲窄基期貨指數,美國境內的投資人或法人不得交易窄基指數期貨。

臺積電權重高使得臺指期也面臨窄基指數的壓力。證交所表示,大型企業市值佔比較大,並非臺灣獨有例如韓國三星的市值也同樣超過3成;另外,臺指於2021年4月至2022年10月間,曾因個股權重佔比超過30%被列入窄基指數,惟窄基指數禁令未對當時現貨市場造成明顯影響,納入初期整體市場反呈現價量齊揚趨勢。

不過,爲了避免臺股集中性風險,證交所也從4大面向着手,希望可以助力國內資本市場產業健全與均衡發展,進而推動臺灣資本價值。從增加產業鏈連結上,增進企業跨產業交流,冀大企業成爲領頭羊,爲產業創造新元素與契機;引導多元產業發展上,除半導體及ICT產業爲立足點,結合一般板及創新板雙引擎力量,聚焦新經濟包含綠能、數位及生技產業聚落髮展,引導產業多元化。

強化國內外引資動能,證交所也規畫今年辦理臺星資本市場引資活動,未來也會擴展至日本及韓國交易所等共同行銷,增進國內外投資人的溝通與連結;優化投資人關係方面,證交所鼓勵市值百億元以上的企業每年辦理2場以上法說會,強化與投資人溝通、提升企業能見度。

證交所進一步表示,綠能、數位與生技3大新經濟產業目前佔臺股市值比重僅1.4%,規畫下一個10年目標,希望2035年佔比要提高到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