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所國中逾7成弱勢生 蔣佳珈教孩子帶得走的閱讀力

化仁國中教務主任蔣佳珈(前排左)帶領學生進行老人之家社會服務。圖/教育部提供

花蓮縣化仁國中有7成弱勢學生,孩子對未來缺乏想像,附近沒有一間補習班,這裡是孩子唯一學習的場域。在校任教超過20年教務主任蔣佳珈知道,學校要責無旁貸地扛起孩子學習的責任,所以她透過「閱讀」與「思辨」的教學,讓他們能夠面對未來的挑戰。

每天清晨時分,化仁國中的校車就已在東海岸的公路上奔馳,蔣佳珈表示,雖然學校人數不多,但學區幅員廣大,從吉安鄉、東海岸臺11線到往南25公里蕃薯寮,都有光仁國中的學生。

蔣佳珈每天到校,就要關注約250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有高達7成來自弱勢家庭。化仁國中學生族羣多元,包括原住民、閩南、新住民、客家等,多數孩子的父母依靠打零工維生,或是從事農漁牧業的工作,許多學生來自隔代教養家庭或清寒家庭。

由於孩子普遍學習成就低落,蔣佳珈與老師們總是絞盡腦汁,規畫提升學習興趣的相關活動,她說,「化仁國中的老師真的非常了不起,不但要當老師,還要當父母,除了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要關心成長中青少年的心理狀態,更要讓這些孩子走上學習的正軌。」

化仁國中長期推動閱讀與思辨課程,蔣佳珈說,「我們注意到很多學生家裡是沒有書的,父母自己也不讀書。」弱勢的家庭背景,讓孩子欠缺閱讀力與思辨的能力,判斷力不夠,也很少有自己的想法跟觀點。

她表示,「閱讀米其林」與「小論文萬花筒」兩門校訂課程就是用來提升孩子閱讀的能力,以及找問題的核心,想出解決辦法。

蔣佳珈認爲,課程實施幾年下來,許多孩子開始更主動參與活動與競賽,且變得更勇敢,自信心大幅地提升,敢於說出自己的看法。

化仁國中附近沒有一間補習班,這裡是孩子唯一學習的場域。蔣佳珈說,「以前這裡的孩子缺乏未來感,也對未來缺乏想像力,他們因家庭的弱勢出身會先自我否定。」而家長們爲了生計,疲於奔命,時常覺得孩子只要「快樂」就好,「但是我們身爲老師知道,只有『快樂』,不足以讓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在『學習』這一塊,學校要責無旁貸地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