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死2人瑞芳黃腳虎頭蜂模樣曝光 可在空中盤旋鎖定攻擊

雙北20名長者昨天到新北瑞芳山區健行,遭虎頭蜂羣攻擊,11人被螫傷,2人送醫急救不治,救援過程4名消防員也被螫傷,連防護手套都被刺穿。新北動保處昨晚確認肇禍的兇手就是黃腳虎頭蜂,也找出去年拆除蜂巢照,模樣曝光。捕蜂達人陳耀基說,臺灣野外以黑腹虎頭蜂攻擊性最強,其次纔是黃腳虎頭蜂。

新北市動保處長楊淑方表示,現場至少有一百多隻蜂,由於現場山林茂密,並有多種樹種,樹上及地面都沒有找到巢位,研判是蜂羣當時正在喜愛的樹葉及果實上覓食,加上又有水源吸引,受到驚擾纔會四散攻擊遊客,大家逃生不及遭螫傷,很多人傷口有多處。

楊淑方說,昨晚比對4名被螫傷消防人員的傷口,及有人拍到的照片交叉確認,認定兇手就是黃腳虎頭蜂,非上午研判的黑腹虎頭蜂及土蜂。

捕蜂達人陳耀基說,臺灣野外以黑腹虎頭蜂攻擊性最強,其次纔是黃腳虎頭蜂。

黃腳虎頭蜂是瑞芳山區常見的蜂種,去年3月瑞芳區三貂嶺火車站往碩仁國小步道旁樹上有黃腳虎頭蜂窩,高度位在約2層樓高,消防人員着全套捕蜂裝拆除。

瑞芳深澳漁港象鼻巖入口處廢棄瞭望臺,2020年也出現一巨型虎頭蜂窩,大小爲70公分x寬50公分,也是黃腳虎頭蜂窩,蜂窩外部可見木質紋路,這種虎頭蜂攻擊性強,立即拆除處理。

新北動保處說,黃腳虎頭蜂在國內7種虎頭蜂種類中屬於較小體型,但爲攻擊性強的蜂種,黃腳虎頭蜂的腳是黃色爲特點,又被稱爲「獵腳」,可怕之處是因能在空中盤旅滯留很久,飛行技術一流,可鎖定目標後再行攻擊,在低、中、高海拔的山區都分佈,巢位在樹叢間。

新北市動保處提醒,民衆住家周圍若發現蜂窩,切勿自行摘除,避免遭受蜂螫而受傷,可通報1999、或致電動保處派員協助摘除。

黃腳虎頭蜂是國內7種虎頭蜂種類中較小體型,但攻擊性強的蜂種。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市瑞芳區三貂嶺火車站往碩仁國小步道旁樹上,去年三月有黃腳虎頭蜂窩,消防人員拆除。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