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地太“像”了,簡直無處不“同”!

(原標題:這兩地太“像”了,簡直無處不“同”!)

近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七所高校共40名師生,包括乒乓球世界冠軍馬龍、東京奧運會射擊冠軍楊倩訪問臺灣,受到當地青年學子的熱烈歡迎。

此次陸生團訪臺,具有重大意義。增進臺灣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重點在於青年一代。兩岸青年在交流中交心,在交往中增信,共同爲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注入青春活力和強大動力。

閩臺文化一脈相承

建築風格像!

民俗慶典像!

飲食口味像!

語言語調像!

這兩個地方,簡直無處不“同”!

祖同宗

文化相通

閩臺一水相連,祖同宗、文同源、俗同風,80%的臺胞祖籍地在福建,280對同名同宗村散落閩臺各地。坐落於漳州東山島的東山關帝廟,被認爲是臺灣千餘座關帝宮廟的祖廟,湄洲媽祖、閩王王審知、臨水夫人陳靖姑、保生大帝……這些至今風行島內的信俗文化均發端於福建。

地同緣

建築文化

連橫先生所著《臺灣通史》有云:“臺灣宮室,多從漳泉。”“臺屋瓦皆赤,下至牆垣階砌,無不紅者。”清範鹹編纂的《重修臺灣府志》亦有此記載。史書中的寥寥幾筆,勾勒出一幅閩臺“紅磚緣”的詩意畫卷。

“臺灣的典型民居、宮廟,無論是結構、材料,還是建築風格,都與福建傳統建築一脈相承,臺灣七成以上建築秉承閩南紅磚建築風格。”臺灣古建築學家李乾朗說,這些遍佈全臺的紅磚厝,深深烙上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印記,也聯結着閩臺間的特殊地緣、文緣。

俗同風

民俗文化

在臺灣,有以傳統的弄裡作爲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也有不少具有臺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三年一次的“燒王船祭典”,每年夏天舉行的“阿美族豐年祭”,每年十二月下旬的“卑南族年祭”等。

移民前往臺灣,不僅帶去了家鄉的土語方言,同時也帶去了原有的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如除夕“圍爐”、新年賀歲、元宵鬧花燈等等。

曲同調

戲劇文化

閩臺戲曲豐富多彩、絢麗多姿,是中原文化與福建地方藝術的融合與縮影。福建戲曲源於唐五代,成於宋元,盛於明清,傳承於當代。它以閩劇、莆仙戲、梨園戲、高甲戲、薌劇五大戲曲爲主,連同木偶戲一起活躍在八閩大地,並隨着福建移民播衍到臺灣地區,成爲閩臺民間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福建地方戲劇、民間音樂的種子幾乎撒遍臺灣各地,成爲臺灣同胞懷念故土、嚮往家鄉的感情寄託。來自臺灣的歌仔戲音樂家柯銘峰認爲,薌劇與歌仔戲本就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同用閩南語演唱,擁有相同的唱腔曲牌。

食同味

飲食文化

閩臺飲食文化同根同源,臺灣美食家童世璋先生在其所著的《小吃的藝術與文化》一書中寫道:“臺灣菜餚小吃源出福建,而福建源自中原……‘閩菜臺菜是一家’。”

同時,文學家梁實秋也曾說過:“臺灣地區之飲食本屬閩南系列,善治海鮮,每多羹湯”,結合大陸菜系與當地物產、風俗形成了如今多元且獨特的“臺灣菜”。蚵仔煎、面線等都是閩臺地區的名小吃。

語同音

語言文化

由於遷往臺灣的移民主要是閩南人,臺灣講閩南方言的人口約佔總人口的80%以上,閩南方言成爲臺灣通用語言。目前,在臺灣2300多萬居民中,祖籍閩南的人口已有1700萬人。

青年是國家的希望、民族的未來

兩岸青年好,兩岸未來纔會好

新願景、新希望、新未來

不變的

是兩岸人民共同的家國情懷

是來自兩岸民衆的血脈同根

文化同源的“雙向奔赴”

是兩岸青年追夢、築夢、圓夢路上的

相依相伴、同心同行

(資料來源:福建日報、福建省黨史方誌、清新福建 文旅之聲、看臺海、閩南日報、海絲泉州文旅之聲、中新網、廈門日報、舌尖上的泉州、中新社、央視新聞客戶端、人民日報、世界媽祖文創產業研究中心、湄洲日報、東南網、湄洲媽祖祖廟、泉州市委宣傳部、泉州文旅集團、@莆田市羣衆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