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顆小行星可能在159年後撞上地球?

(原標題:這顆小行星可能在159年後撞上地球?碰撞威力相當於22顆原子彈的爆炸能量,NASA:發生的概率僅爲0.037%)

每經編輯 杜宇

據科技日報9月20日消息,據外媒19日報道,一顆名爲“貝努”(Bennu)的小行星的岩石樣本將於24日被帶回地球並分析,預計其將攜帶250克2020年收集的岩石材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家預測,貝努可能會在2182年9月24日(159年後)撞擊地球,預計碰撞的潛在威力相當於22顆原子彈的爆炸能量。

這顆小行星於1999年被發現,直徑約492米,每6年與地球“擦肩而過”一次。雖然它不會構成直接威脅,但它的軌道與地球相交,因此貝努被歸類爲潛在危險小行星。

貝努起源於大約45億年前形成我們太陽系的原始碎片,這顆鑽石形狀的岩石直徑約爲500米。研究人員認爲,由於其基本特性,貝努提供了有關太陽系早期存在的原始物質的見解。

據環球時報,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數據,這一天撞擊的可能性爲2700分之一,即0.037%。

過去7年裡,NASA一直在制訂一項移動或摧毀貝努的計劃。2016年9月8日,NASA發射探測器OSIRIS-REx。2020年,OSIRIS-REx降落在貝努的表面,並從一個名爲“南丁格爾”的樣本點收集了岩石材料。

從貝努上空250米處俯瞰OSIRIS-REX的選定取樣點。 圖片來源:NASA/戈達德/亞利桑那大學/《自然》在線版

爲了開展更深入的研究,NASA下屬的科研團隊已於2020年10月派出一個小型探測器飛往“貝努”。採集到行星土壤樣本後,探測器預計將於當地時間2023年9月24日返回地球。科學家表示,這是NASA首次開展這類任務,採集到的樣本沒有受到任何污染,是研究太陽系和生命起源的寶貴材料。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據科技日報此前報道,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OSIRIS-REx探測器抵達小行星貝努後不久,OSIRIS-REx任務團隊發現了貝努持續向外噴射顆粒的神秘現象。

研究小組在調查了各種可能導致噴射事件的機制之後,將可能原因縮至三個:流星撞擊、熱應力破裂和水蒸氣釋放。

圖片來源:NASA官網

研究人員表示,流星撞擊在貝努附近的深空中很常見,一些太空岩石的小碎片有可能擊中貝努,撞擊會動搖貝努上的鬆散顆粒,導致噴射活動。熱應力壓裂也是一種合理的解釋,貝努的表面溫度在其4.3小時的旋轉週期內變化劇烈,溫度的變化會讓岩石破裂,最終導致小顆粒可能從貝努表面噴射出來。而第三種可能的原因則是水蒸氣釋放,當貝努的鎖水粘土被加熱時,水蒸汽產生的壓力在岩石的裂縫和孔洞中積聚,最終被釋放出來,導致顆粒噴射。

NASA表示,相信在有實物樣品供研究後,科學家們會給出更精準的解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科技日報、環球時報

封面圖片來源:NASA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