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6句話」透露自我傷害訊息!瓊瑤離世, 心理師教你分辨親友輕生警訊

圖片來源:tvN drama

編按:知名作家瓊瑤於12月4日下午於新北市淡水住家辭世,享壽86歲。據瓊瑤生前最後一篇社羣貼文指出,死亡是人生的最後一件大事,不想聽天由命、想爲這最後的大事「做主」。消息一出引起衆多民衆哀悼與不捨;臺灣自殺防治協會更發佈聲明呼籲,大衆應重視長者身心健康,留意潛在的危險因子與徵兆。

潮健康/專業諮商心理師 林萃芬心理師

「這世界少一個我也不會怎樣」  這些話語恐透露自我傷害訊息

「這世界少一個我也不會怎樣」  這些話語恐透露自我傷害訊息

哪些話透露自我傷害的訊息?許多看似隨意的話語,可能隱藏着深層的自我傷害訊息,例如「活着好累」、「沒救了」、「活夠了」、「再也快樂不起來」、「活得很沒有意思」,以及「這個世界多一個我、少一個我也不會怎麼樣」。

還有一些表達,可能包含「你是這個世界上我最後講話的人」、「你會不會看不起跳樓的人」、「我聽到一個聲音叫我去死」、「我真的不想回去」、「我不想去上課」、「我想跟他一起走」、「我撐不下去了」、「我找不到存在的意義」、「這個世界不公不義」等語句。當聽到這些話語時,可能需要啓動危機處理的模式。

當一個人有「想死的念頭」時,可能會直接透過話語表現出來,或是隱藏在社交媒體的發文、文章或筆記中。當一個人感到極度沮喪和無助時,常常會出現某些肢體語言和行爲模式,例如不斷重複類似「沒救了」、「活着好累」、「做人真難」等句子。

當身邊的人表達出這樣的話語時,應特別留意其行爲舉止,特別是當情況嚴重時,最好不要讓該人單獨一人。此外,若觀察到身邊的人經常無緣無故地嘆氣、搖頭或聳肩,這些肢體語言也可能顯示出他們的沮喪心情,這些情緒往往已經轉化爲無力的身體反應。在這種情況下,建議應適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和情緒,給予必要的陪伴和支持。

親友出現「6大異常行爲」 心理師示警:需注意是輕生警訊

當觀察到特定的行爲改變時,這些跡象可能隱藏潛在的危險訊號,值得特別注意;突如其來的行爲轉變往往反映出心理狀態的重大變化。

.舉措不合常理:在炎熱天氣下堅持穿着長袖衣物,這樣的不合常理舉動可能暗示着對方試圖隱藏某些問題。若一個人出現一系列行爲問題,例如未事先說明就突然離職,或莫名其妙地獨自外出散心,這些異常舉動可能透露其內心的混亂與無助感。

.放棄私有財產:當一個人開始放棄曾經珍視的財產或心愛的物品,例如把珍愛的寵物或多年收藏的物品送給他人,這可能代表他們對未來失去信心。

.濫用酒精藥物:濫用酒精或藥物的頻率突然增加也是值得特別留意的危險信號之一。有些人可能選擇借酒澆愁,但往往在酒醒後情緒更加低落,甚至可能在醉酒過程中做出無法挽回的行爲。尤其是當一個人邊喝酒邊流淚時,往往反映出他們內心的絕望和困惑。

.將社交圈封閉:「社交退縮」也是一個重要的警訊。若一個原本喜愛與人互動的人突然開始遠離社交圈,變得封閉,不再參與原本喜歡的活動,這或許是因爲他們無法再從中獲得快樂,或感覺自己不被理解。這種情況通常伴隨憂鬱的徵兆,例如開始感覺生命沒有意義,對未來喪失希望。

.對大環境失望:當一個人經常表現出對世界的不滿,甚至強調世界不公平、不義,這也可能是其心境的反映——對周圍環境的失望與無力感讓情緒變得更加灰暗。

.生活習慣紊亂:睡眠與飲食習慣的紊亂,如失眠、疲倦、身體不適等,也都是心靈狀況不穩的具體徵象。特別是深夜無法入睡,獨自坐在陽臺吹風的行爲,無疑是在尋求一絲內心的平靜。

這些徵兆看似分散,但當它們逐一浮現時,可能反映出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掙扎。及早發現這些訊號並給予必要的關懷與支持,或許能幫助對方走出困境,避免遺憾的發生。

以上內容由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着,時報出版《從說話洞察人心:摸透對方心理,把話說得恰到好處,輕鬆駕馭人際關係》授權《潮健康》刊登,非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

延伸閱讀:

好好睡覺就有助避免「憂鬱症」! 劍橋研究曝:生活多做「7件事」趕走負面情緒

憂鬱症是成人自殺主因 與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都有關? 問卷破10分快就醫

原文出處:作家瓊瑤驚傳離世! 心理師籲:親友出現「6大異常行爲」,需注意是輕生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