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倡議制定 中華民國前途決議文

《中國時報》25日舉辦《上海公報》50週年座談會:《上海公報》的前世今生與未來。會議邀請藍、綠、白三方學者、代表出席。圖爲主持人《中國時報》總主筆戎撫天(右)和與談人《中國時報》總編輯王銘義。(鄧博仁攝)

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鄧博仁攝)

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鄧博仁攝)

臺灣民衆黨國際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趙麟(鄧博仁攝)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前考試院銓敘部長邱進益(鄧博仁攝)

前海基會董事長、臺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鄧博仁攝)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文忠(鄧博仁攝)

今年228適逢中美《上海公報》簽署50週年,半世紀以來深刻牽動美中臺三邊關係。如今美中戰略競爭全面爆發,處在關鍵十字路口的臺灣如何做最佳戰略抉擇。資深兩岸學者趙春山倡議,當前蔡總統既然開始向中華民國體制靠攏,呼籲蔡英文政府是否應考慮制定「中華民國前途決議文」,蔡政府應進一步表述「一箇中國」就是中華民國,以化解兩岸僵局。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則直言,該提議不切實際,除非蔡英文要「政治自殺」,但他也稱,由於非傳統民進黨出身的背景,「兩岸關係最有機會就是蔡英文」。

王銘義:運用政治智慧 突破僵局

《中國時報》25日舉辦《上海公報》50週年座談會:《上海公報》的前世今生與未來。《中國時報》總主筆戎撫天主持,與談人包括《中國時報》總編輯王銘義、李文忠、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前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國民黨國際部主任黃介正、淡江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以及民衆黨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委趙麟。

王銘義指出,50年前中美簽訂《上海公報》時,毛澤東與尼克森仍存分歧,但他們最大突破就是能排除矛盾與意識型態,爲共同目標展開合作,開啓新時代中美關係,改變亞太格局。王銘義預期兩岸問題近年內仍難以有效解決,但回顧《上海公報》,兩岸應深刻反思如何運用政治智慧,排除障礙,突破政治僵局。

邱進益:九二共識 還不如不表

黃介正表示,《上海公報》敲開中國大門,促進雙方關係正常化,這個覺醒甚至可以追溯到《辛丑和約》之後美國對整個中國發展的態度。過去美國自認是教導者、引領者的角色,2018年春天以後卻視中國爲美國有史以來未曾面對過的「第二名」。

邱進益說,九二共識精髓在於「求同存異,存而不表」。大家對一箇中國原則沒有問題,只是認知不同,與其「各表」還不如「不表」,就讓它過去,才具有最大妥協性。

曾是「馬習會」決策幕僚的趙春山建議,民進黨2024年極有可能繼續執政,過去民進黨從臺獨黨綱到《臺灣前途決議文》、再到《正常國家決議文》後不了了之,他建議蔡政府考慮制定「中華民國前途決議文」,並按照憲法精神詮釋「一箇中國」,明確表述一中所指的就是中華民國,藉以凝聚朝野共識,並爭取兩岸建立共識。

李文忠:臺獨黨綱只差沒凍結掉

趙春山透露,他曾經跟蔡英文建議,在520就職講話中把《兩岸條例》及《憲法》內容完整說出;即把大陸地區與臺灣地區整句話講出來,兩岸分爲大陸地區和臺灣地區,兩岸同屬一中,所以臺灣跟大陸同屬中華民國。這跟單講法律名稱是不一樣意義。

李文忠迴應,趙春山倡議是好意,但民進黨與其支持者從來不接受一中。在香港近來發生連串事件與中共軍機持續擾臺的情況下,要民進黨政府接受一中,不切實際。蔡英文其實已回到「臺灣前途決議文」,臺獨黨綱只差沒凍結而已。如果一中有模糊空間,國民黨去做對臺灣是好事,但民進黨從不接受這樣的主張。

李:兩岸之間最有機會是蔡英文

李文忠直言,對民進黨而言中華民國已經是臺灣,因爲國家的組成要素是人民、土地及有效控制。民進黨支持者不會接受一中。他強調至多維持存而不論,蔡英文就職演說講《憲法》跟《兩岸條例》就「講到這裡」,「這個就是善意了」,只能講到這裡,更進一步善意是國民黨去做,但北京沒收「一中各表」讓國民黨沒路走,現況下除非國民黨要政治自殺,否則如果連國民黨都不可能,民進黨就更不可能,這是政治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