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謀去找餘華買版權,餘華指着另一本小說:你拍這本,保證火

1993年,餘華寫小說還賺不到400元,張藝謀卻出25000元買他小說《活着》的版權,他生怕張藝謀反悔。果然沒多久,張藝謀又找他聊改編費的問題,餘華一聽生氣了:“說好25000元,想反悔門都沒有!”

在成爲一名作家之前,餘華是小鎮上的一名牙醫,工作辛苦、枯燥,一眼就能望到頭。一天,餘華髮現街上有一羣人,天天來回晃悠,他十分不解:“你們都不用上班賺錢的嗎?”誰知那幫人卻自豪地說:“我們在上班啊,我們是文化館的,工作就是出來感受生活,找找寫作的靈感”餘華心想:天哪,這是什麼神仙工作!因此,他在心裡立志:我也要去文化館上班!去文化館上班,條件就是會寫作。於是,餘華開始每天利用下班時間寫小說,寫完就投稿,退稿之後接着寫,在那張冷板凳上坐了幾年後,他的小說終於被《北京文學》雜誌給錄用了。而且,當時《北京文學》雜誌還特意打電話來,說那小說的結局不太美好,邀請他去北京改稿。餘華一聽樂得不行,只要你給我出版,我全部給你改美好都行!北京回來後,餘華在當地小縣城出了名,文化館果然慕名而來,他去文化館上班的夢想就這樣實現了。上班第一天,餘華特意遲到了2小時,沒想到當他去單位時竟發現自己居然還是第一個到的,他暗自想:真是來對了地方。可是,幾年後,他卻辭去了這份輕鬆自在的工作,因爲他認爲文化館的工資太低了,想去北京闖一闖,全職寫作。但是到了北京後,一切並沒有想象的那麼順利。當時他每月工資還不到400元,和妻子蝸居在6平米的地下室裡。很快,事情就迎來了轉機,而且這也成了他人生的重要轉折。1993年的一天,國內著名導演張藝謀找到餘華,表示自己想買下他的小說《河邊的錯誤》,來改編成電影。

有導演想把自己的作品拍成電影,對於作者來說自然是十分高興的。但是想了想後,餘華對張藝謀說:“我覺得你拍這部更好!這是我新寫的小說”。說着就將《活着》這部小說遞到了張藝謀的手裡。第二天一大早,張藝謀再次來到餘華家裡:“餘華老師,我就拍這部《活着》了,這小說好!”,說完,將25000元現金擺在了餘華面前:“這是電影版權費,您收着”餘華一看那厚厚的一疊錢瞬間驚了,要知道那一年他的工資還不到400,而他的好友蘇童將小說《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電影版權賣給張藝謀才收了4000元改編費,當時蘇童還開心了好久。1993年那是什麼物價啊,餘華收了錢後總覺得心裡不踏實,生怕張藝謀反悔。很快,《活着》的劇組就搭建起來了。一天,張藝謀約了餘華見面,還帶上了副導演王斌。三人坐下後,王斌喝了一口茶說:“餘華老師,我們這次是想和您聊一聊關於改編費的問題”此話一出,餘華心裡一咯噔,馬上站起來生氣地說:“你們什麼意思?說好25000元,想反悔門都沒有!”,說完,拿起東西就走了,心裡越想越氣:這麼大的導演,怎麼出爾反爾呢?

但很快,餘華就發現自己做的是一件蠢事。10分鐘後,王斌氣喘吁吁追了上來:“餘華老師,您能不能先聽我把話說完啊!導演的意思是,改編費給您再加一點,加到5萬,您看能不能把故事再加一點進去!”什麼?給我加錢?加到5萬?這下,餘華又懵圈了,還沒見過主動改編費的導演呢!就這樣,餘華又開開心心地回去和張藝謀討論劇本的事情去了。1994年,由葛優、鞏俐、姜武、郭濤等一衆實力派演員主演,由張藝謀導演的電影《活着》在海外上映,在國際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電影不僅入選了戛納電影節,還拿回了3座國際大獎:最佳男演員獎、人道精神獎、評審團大獎!同時,隨着電影在國外的爆火,原版小說也因此打開了國際知名度。餘華憑藉《活着》獲得了意大利文學最高獎: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此後的20多年,《活着》這部小說爲餘華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收益,讓他成爲中國最賺錢的作家之一,僅《活着》的版稅就高達1550萬元!再後來,《活着》還被拍成了電視劇,由實力派演員陳創(寶蓮燈哮天犬扮演者)、劉敏濤主演,同樣也感動了無數觀衆,豆瓣評分9.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