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黃子佼和Lulu 3個人2個不同世代的師徒
兩代師徒3個人,終於在節目中相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演藝圈有許多師徒,這兩對很不一樣。
20多年前,張小燕把黃子佼延攬到自己的羽翼之下,他很爭氣,這些年的表現讓她與有榮焉;而黃子佼這兩年也收了徒弟Lulu,張小燕對徒弟採無爲而治,有點像把一個不會游泳的人丟進池子裡,瀕死掙扎中他終於學會游泳。而黃子佼對徒弟則大小事都管,像個爸爸對女兒,叨叨絮絮沒有停過。
兩個世代的師徒,模式截然不同。
黃子佼從素人到進張小燕的門下當藝人,到今年夏天已屆29年,張小燕就如同經紀公司名字「大鵬」展翅般,將他保護在羽翼之下,他從稚嫩、成長、然後茁壯,如今已獨當一面成了綜藝大哥,漫長的歲月裡黃子佼曾經歷人生高低起伏,不過,張小燕對他,卻幾乎都用不干涉的態度,站得遠遠的,帶點不經意的關心。
張小燕對黃子佼採放任的態度,不壓抑他的發展,只悄悄給他方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她不會動不動就告訴他該怎麼做,不會在他碰到挫折時立刻衝上去扶他問傷口,但,又不會全然不理會,而且方式另類。今年張小燕在TVBS開新節目,黃子佼和徒弟Lulu是特別來賓,席間,她才說出一件他從來不知道的事。
那些年,平面媒體只有四大報,沒有網路,沒有那麼多雨後春筍出現的各種新媒體記者。四報娛樂版的記者有能力者甚至掌有藝人紅不紅的生殺大權,有一回,牡羊座直率的黃子佼用通訊軟體跟一個大報資深記者聊的時候,因說話不得體得罪了對方,張小燕想辦法找到那個記者,她說:「爲了黃子佼,我人站在微風百貨門口,寒風中跟那個記者解釋了一個小時。」後來黃子佼跟記者和好了,但他卻從不知張小燕爲他做過這段。
另一件事,是黃子佼在錄當年「超級星期天」時,又一個嘴快得罪了導播,導播主導了節目所有畫面,那三個月,黃子佼在節目中只聞其聲,不見其人,他說:「錄影時,我無論說得多好笑,畫面都帶別人身上,這事我印象深刻。」張小燕從第一天開始就知道徒弟闖禍了,但這次,她卻選擇袖手旁觀。
前面他闖了禍,她默默幫他處理,是因爲她不想讓記者誤會他是個驕傲的人。後面的事,她其實只要一句話就能化解,但她選擇不說,是因爲她要他記取教訓,以後說話不那麼快,出口前三思,對他未來爲人處事會有幫助。
黃子佼曾有一段時間面臨事業低潮,10年時間無人聞問,張小燕有出手相扶嗎?他坦言:「一定有,只是她從不讓我知道,私底下,她肯定去向很多單位推薦我,例如張艾嘉找我去主持金馬時,就曾問過小燕姐,她大力幫我背書,不過就是沒告訴我。」而後來TVBS找張小燕主持兩岸音樂節目「榜上榜」時,張小燕雖委婉拒絕,卻向對方大力推薦徒弟,纔有黃子佼後來靠這節目拿下金鐘獎,那年光環加身,十足光榮。
黃子佼以「全球華人音樂榜上榜」拿下金鐘,其實這個節目一開始是找張小燕主持,她婉拒後極力向製作單位推薦徒弟上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後來,黃子佼收了Lulu爲徒,卻不走張小燕放任發展的模式,而是每天千交待萬叮嚀,只要突然有想法就會給予建議,例如前陣子他主持金曲獎,Lulu負責場外星光大道和場內的中場氣氛掌控,只要有空,他就跟徒兒交換意見,有時還討論到凌晨2點,「除了金曲,我常兩岸飛,有時下飛機前她把問題用line丟給我,我消化一下,進了飯店就對她開工,告訴她什麼工作該接,什麼不該接,碰到什麼狀況該如何解決。」
爲何對Lulu會有截然不同的互動?黃子佼說:「因爲時代不同,當年小燕姐已經是個巨星,也不流行手機、網路和各種通訊軟體,有事只能靠家用電話,自然會有距離。Lulu現在面對的是廣大的鄉民,無論成功或失敗的速度都加快了,做的好,會被無限放大,做砸了,散播得更快,所以我覺得她沒太多時間等待,必須一次到位,人家也不可能讓她試個兩次、三次決定好不好,一次不行就被網友打擊到沒任何力氣了,我只能要她儘快上軌道接受考驗,減少挫敗、被打擊的可能性。」
黃子佼收了Lulu爲徒,兩人互動頻繁,背後是黃子佼怕她無法迎上快節奏事業的用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但凡事爲她着想,看到前面有坑就要她繞過,雖然避開了失敗,不過也減少她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這樣,真的好嗎?黃子佼笑說:「去年金曲獎做完後,我立刻約她吃火鍋,席間就開了檢討會,告訴她剛該怎樣,哪一個動作沒到位,今年也是,金曲結束後我有兩個意見想跟她溝通,提醒她,我常告訴她,不要被稱讚衝昏了頭,也不要被批評弄到沒自信,最重要是知道做了什麼,錯了別再犯。」
對他來說,「我跟小燕姐比較像師徒,我對Lulu就比較像朋友。」從這3人2對師徒身上,無論用什麼方式,正在進行一種叫演藝傳承的世代交接的況味。
黃子佼問Lulu「妳喜歡小燕姐對我的模式,還是喜歡我現在對妳這樣?」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黃子佼還拉着Lulu一起做公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一次意外,搭上坐看繁華的雲霄飛車人生,過程有俯衝、有驚險,當然也有徐徐微風。熱愛這個工作,因爲每天遊走不同綜藝攝影棚,遇見不同的新鮮事,也因爲工作,讓我走遍大山大水,體會幸福的每一刻,工作是食物,旅行則像呼吸,兩者對我來說,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