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身邊沒有無症狀感染者?那是瞎說

張文宏(中):身邊沒有無症狀感染者?那是瞎說。(浦東發佈)

大陸《每日經濟新聞》11日報導,據上海「浦東發佈」近日消息,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近日到上海金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調研指導新冠醫療救治工作時,表示有不少無症狀感染者可以查抗體發現。在談及無症狀感染者問題時,張文宏稱,「很多人以爲沒有無症狀感染者,那是在瞎說。」

上觀新聞報導,張文宏日前在第二屆光華論壇主題演講時說,在他看來,中國進入大規模流行第一波後,將逐漸進入地方性流行階段,與世界「同步」。

在從大規模流行到地方性流行的轉化期,他呼籲儘快根據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羣基數,完成藥物儲備。「如果能對100%高危因素患者覆蓋抗病毒藥物,將有效降低具有高危因素人羣的重症率。」他還呼籲:儘快將60歲以上人口疫苗全程接種率提升至90%。

在應對疫情第一波衝擊的優化防控應對方案中,做好藥物儲備工作也非常重要。目前,抗新冠病毒藥物已進入多管線競爭局面,paxlovid(奈瑪特韋/利托那韋)、阿茲夫定、莫諾拉韋、單克隆抗體、靜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給脆弱人羣的臨牀救治帶來了多種選擇。此外,託珠單抗、巴瑞替尼等抗炎症藥物也已到位。

當前,相關部門應根據各省市摸底的高危因素人羣基數,儘快完成藥物儲備。「基層要有藥可用,這樣才能防止二級、三級醫療資源擠兌。」張文宏說。

各地還要加強三級分級診療體系,包括:社區街道行政體系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聯動,爲無症狀和輕症患者做好居家康復診療管理;發燒門診篩查出需要到定點醫院的高危人羣,及時救治轉診;引入資訊化與遠端醫療系統。

張文宏表示,在感染者起病後的黃金72小時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要充分用好抗病毒小分子藥物,同時可採用氧療、中藥和低劑量的激素治療。中藥會給中國人帶來額外的輔助療效。

中國大陸如今已進入了大流行高峰期第一波,隨着醫療資源的逐步到位,我們將過渡到地方性流行階段。「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全球趨同,就像流感一樣,成爲季節性流行病。」張文宏說,「當然,新冠病毒今後是否會出現大的變異,使人羣缺乏預存免疫,還需要科學家未來進行嚴密監測。」「我相信,中國具備把新冠疫情變成地方性流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