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泰山爲吃饅頭入行打棒球 想看學生入大聯盟

張泰山兒時住在臺東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父親在他一歲時就過世了,哥哥姊姊在外賺錢養家,只剩他和媽媽守着貧困的家,因此他很羨慕少棒隊每天都有饅頭吃,於是揹着媽媽入隊住校,很快地就被棒球運動和團體生活吸引而真正愛上棒球,張泰山說專注做一件事會使人的心智快速成熟,他靠着一副「憨膽」猛拚,從成功的經驗中建立起信心,也讓身心更強壯,早熟的他從五年級開始就沒讓家人擔心過,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一路堅持走到現在。

但張泰山也坦言,追夢的過程中失去很多,課業跟親情都被犧牲,學弟們也一定會面對到這些,但如果半途而廢,這些都沒辦法再回來了,所以更該珍惜打棒球的機會,張泰山回想過去,說童年時在水上及梯田上打棒球是他最歡樂的記憶,因此他帶小球員們去溪邊抓蝦、摘野菜,邊玩邊打球,還帶他們去梯田練體能,他認爲與其在輸贏之間斤斤計較,不如單純享受打棒球的樂趣。

此外,張泰山帶着學弟們到村裡的大街「上課」,漸漸泰源村的「老朋友」,他說當年物資缺乏,泰源少棒隊都是靠着全體村民的援助,才能外出比賽,早餐店的老闆娘讓球員免費吃早餐,計程車司機周春福伯伯載着球員們南征北討,還有五金行老闆、豬肉攤老闆也出錢出力,他感性地說,當年要是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現在的泰源少棒隊,回饋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打球,爲泰源爭光,張泰山最後鼓勵同學們,永遠不要放棄快樂打棒球的念頭,就一定會成爲閃亮的球星,他更期待看見母校的後輩們,未來拚出一個大聯盟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