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專訪3/侯孝賢頻贊「很好啦」 張世吸收新浪潮養分成戲劇大腕

張世難忘即興發揮拍攝侯孝賢執導的《風櫃來的人》。(資料照片)

張世是臺灣電影新浪潮時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曾憑藉王童導演的《香蕉天堂》榮獲第26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回首來時路,張世覺得是自己演員經歷中最有情懷的時期,他難忘拍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從頭到尾沒看到劇本,侯導就告訴我:『好演員會自己把劇本橋到好啦!』然後講個大概的方向,要我自己發揮十幾二十分鐘,連他喊卡了我都不知道」。

張世說當時一邊拍一部偶像劇一邊拍《風櫃》,「拍電視劇要背好多臺詞,背錯了還要被罵,拍侯導的戲多好玩,他一直稱讚我『很好啦』、『就是這樣啦』、『演員一點都不難啦』,然後還有錢可以領」。他也記得王童導演拍戲對演員很嚴厲,曾經有演員遲到10分鐘被臭罵一頓,劇組大隊就離開把該演員留在那邊,張世說:「我有一次遲到20幾分鐘,還好王童導演去跟美術組開會沒發現,所以我沒事。」

張世表示,這些新浪潮時期大導演看似無形的訓練方式,培養出他獨立自我的創作性格,「會跟着心裡想要的東西去走出一條路,在這樣主觀意識下,角色一定是健全。」他舉例,他2003年到大陸拍《漢武大帝》,拿出在臺灣鍛鍊的本領出來,導演胡玫和劇組全對他豎起大拇指,「我們拍攝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禮儀學家全部一起開會,我把相關史書都讀完,針對角色特性徹底研究」,但他也坦承,拿到劇本會勤找資料做功課、並且積極和導演討論的習慣,並不是每個團隊都能接受,「也有覺得我難搞,意見太多的,讓我演員路一路走來坑坑洞洞」,但是他也樂觀說,可以理解有些商業片不是這樣的運作模式,開玩笑說:「錢多的我還好,因爲撫慰心靈嘛!錢少很痛苦啊!會想我爲什麼要被這樣子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