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睿快評》臺灣會成爲下一枚「棄子」嗎?

路透:塔利班宣稱控制阿富汗總統府。阿富汗總統甘尼(Ashraf Ghani)逃離該國後,塔利班戰士已經控制了阿富汗總統府。(圖/美聯社)

阿富汗政府無力招架塔利班攻勢,已經遭到瓦解,戰爭進展之快,恐怕連美國都吃驚。其實,美國戰略學界早已警告,一但美軍開始撤離,塔利班民兵將在九月份獲得阿富汗的控制權,只是美國執政者並未接受警示。

阿富汗淪陷,也引起臺灣部分學者憂慮,期望執政者能以阿富汗爲戒,以臺灣爲主體,重新定位臺灣的戰略,但這樣的期待,恐怕很難實現,原因有三:

一是,美國戰略目標的確立,會牽動着戰略部署的變化。尼克森聯中制蘇戰略,因而棄臺而去;蘇聯入侵阿富汗,卻培養出賓拉登的對抗力量;兩伊戰爭時,美國對海珊的支持,也爲美國製造出新的敵人,這些都可以見到美國戰略目標調整,影響了敵我關係的轉變。其中的尼克森戰略調整,對臺灣戰略地位視而不見,有如今日阿富汗一般,戰略思考極其相近。

其次,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戰略塑造,從歐巴馬執政時期就已經啓動,2017年川普政府做了美中「大國競爭」的戰略調整,美國國防財年報告中,增列「臺灣附件」,開啓了「一中政策臺灣牌」的運作。以致於從解禁美臺高層互訪,到軍民通用飛機三度降落臺灣,甚至在臺灣東部外海進行海岸巡航演練。美國操作檯灣牌,是改採抗中戰略的手段,對臺灣是否有利,還很難說。

第三, 2016年民進黨政府上臺以後,採取「親美、友日、拒中」的戰略設計,早已經融入美國戰略。臺灣目前的「依附戰略」,明知是美國的臺灣牌,也是壓在「主權」紅線上的公共外交,在「作戰與軍購」模糊戰略的邊際線上遊走,但臺灣也只能期望隨着環境發展而有所轉變,至於兩岸「維持現狀」主張,以及對臺灣高科技產業的保障,現在似乎都已經不是臺灣自己說了算的。

法國戰略學者阿洪曾經表示,戰略思潮是隨着時代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呈現。臺灣戰略設計時移勢轉,在依美政權接連出現「西貢時刻」、阿富汗淪陷之後,是否變成下一個美國「棄子」,執政者可要三思。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