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 停車場兼蓄洪池 藏在操場下

彰化鹿港洛津國小操場地下停車場及蓄洪池的完工模擬圖。(彰縣府提供/孫英哲彰化傳真)

爲改善彰化鹿港老街周邊逢強降雨即淹水及停車空間不足等問題,彰化縣政府參考日本及丹麥治水經驗,在洛津國小操場下施作蓄洪池、停車場共構共建工程,6日動土,總經費3億元,明年底前完工後,同層空間平時爲停車場,遇豪雨則改爲蓄洪,將是全臺首座兼具蓄洪池功能的地下停車場。

彰化縣長王惠美、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與各級民代昨參加動土典禮。王惠美指出,感謝水利署補助2.2億元,縣府在議長謝典林及議員們的預算支持下,自籌約8000萬元,共斥資3億元,全國首創在洛津國小蓋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

王惠美表示,工程預計明年12月底前完工,將是全國第1處逕流分擔場域,不僅解決鹿港老街長期淹水的問題,也爲鹿港地區爭取更多停車空間,帶動假日觀光效益,同時也讓學校將煥然一新,創造三贏。

洛津國小地下停車場兼蓄洪池,平時可提供遊客或鄉親停車空間,將提供107個停車位,遇颱風或強降雨時,蓄洪量體約1萬2000立方公尺,可望達到暫存蓄洪效果,搭配進出水流管制措施,保障人車安全。停車場除導入智慧化停管系統,也採用自然通風與採光,設置無障礙廁所及電梯,營造友善空間。

水利署副署長王藝峰表示,在鹿港鎮治水很不簡單,因鹿港是臺灣最古老的城鎮之一,除大膽參考日本鶴見川的治水經驗,在世運的足球館底下挖了停車場兼做球場,也參考丹麥哥本哈根的治水經驗,不破壞都市,與都市融合進行治水工程,這次在洛津國小的滯洪設施停車場兼蓄洪池,是全國首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