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霞:東尼電子信披“遲到”被警示,如何挽回投資者信心成關鍵

中新經緯2月9日電 題:東尼電子信披“遲到”被警示,如何挽回投資者信心成關鍵

作者 張翠霞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

近日,東尼電子發佈公告稱,因信息披露不及時,東尼電子及公司董事長等收到浙江證監局警示函。警示函指出,公司在披露2023年三季報時已知重大合同交付進度僅6.74%,預見年內無法按計劃完成延遲至2024年1月6日才公告進展,構成信息披露滯後。

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出,東尼電子在2023年的交付計劃大比例無法完成,而且信息披露也存在不及時的問題,這或對其聲譽和市場地位造成影響。

從經營範圍和行業屬性來看,東尼電子身處電子元器件製造、金屬材料製造等競爭激烈的賽道。在這樣的背景下,不能及時完成合同對其業務發展和市場競爭力將是一種拖累。而且,從過往的業績報表來看,東尼電子在2022年還呈現出較好的增長態勢,但進入2023年後業績卻大幅下滑,多項財務指標出現負值,這種業績變臉顯然是不合常理的。

對於合同完成度不足的原因,東尼電子解釋爲客戶中途更換了產品檢測設備,導致檢測標準不一致和數據不一致的問題。雖然這種情況確實會對合同履行造成一定影響,但作爲一家上市公司,東尼電子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不及時和不嚴謹卻是更爲嚴重的問題。在第一時間瞭解到客戶出現變數的情況下,東尼電子應該能夠預判到可能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點,並及時進行信息披露,以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從企業文化和內部管理視角來看,作爲一家在蘋果產業鏈和消費電子細分領域有所涉足的上市公司,東尼電子在合同履行上展現出的不夠重視、缺乏緊迫感或責任心不強等問題仍不容忽視。

企業文化是組織行爲的靈魂,它影響着員工的態度和行爲。對於東尼電子而言,強化合同履行意識、營造緊迫感、提升責任心至關重要。這不僅僅關乎企業聲譽,更直接影響其市場競爭力。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間的分工將更爲明確和細化。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形成差異化競爭,是立足市場的關鍵。

同時,內部管理機制的完善也至關重要。面對市場需求的疲軟或重大變化,以及客戶的特殊要求,企業需及時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確保靈活應對。在合同履行過程中,任何變數都應被中肯、如實地反饋,並進行及時的信息披露。這不僅是對投資者的負責,也是企業誠信和盡職盡責的體現。

在平衡企業商業秘密與信息披露之間的關係時,東尼電子需要承擔保障投資者權益的責任。合理利用商業秘密的豁免機制,既可以讓投資者對商業秘密有大致瞭解,又能保證企業對商業秘密的獨家操作性,防止競爭對手不勞而獲。

這次事件對東尼電子的企業信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作爲一家上市公司,東尼電子在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時,必須遵循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和公平性的原則。這意味着公司必須確保所披露的信息內容真實可靠,數據準確無誤,不遺漏任何重要事實,並在事件發生後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爲了改善這種情況,東尼電子應該建立健全內部信息披露管理制度,明確信息披露的責任主體和流程,以確保信息披露工作的規範性和有效性。

同時,公司還應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和交流,及時迴應投資者的關切和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履行好信息披露義務,還能夠逐步恢復投資者的信心。(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孫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