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上海使用中藥抗疫、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澎湃新聞)

中醫藥一直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重要作用,一些中醫藥療法在病例的救治和康復中發揮良好效果,被納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成爲全大陸抗疫的寶貴經驗。《科技日報》報導,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張伯禮在上海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上海方艙醫院對自願患者大規模使用純中醫藥治療,療效良好;他認爲,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Omicron仍屬「疫」病範疇

「從中醫角度看,Omicron變異毒株新冠肺炎的核心病因病機與之前相比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仍屬於中醫『疫』病範疇,出現夾寒、夾熱、夾燥、夾瘀的表現,比如西北地區表現爲夾燥,而上海仍是一種溼毒夾風熱。」張伯禮說,結合上海地域和氣候特點,在參照第九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的基礎上,上海研究制定了上海市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案來指導治療。

在上海的方艙醫院,根據新冠患者需求,在自願的情況下,給患者服用中藥,比如中成藥、配方顆粒等。對這些患者大規模使用純中醫藥治療,療效良好。張伯禮說,「我們使用『三方三藥』,加上上海擬定的協定方藥,從前期使用情況看,新冠病毒感染無症狀、輕型患者使用中醫藥干預後,在減少轉重率、減少出艙時間等方面顯示出了良好的療效趨勢。」

★救治老年患者:先症而治,截斷病勢

上海人口老齡化較重,Omicron變異株對老年人羣危害最大。老年人往往正氣不足,臟腑虛損,氣血失暢,基礎疾病較多,感染疫癘邪氣後病情容易迅速加重。針對本輪疫情中老年新冠患者死亡率較高,上海也給出了診療方案,形成《上海市老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醫藥救治工作專家共識》。

張伯禮表示,對於機能減退、免疫力低下的老年新冠患者,要分辨高危人羣,重視基礎疾病變化,多學科聯合,早期干預,辨證論治,採用「一人一策,一人一方,一天一方」的方法施治,抓住主要症狀和核心病機確定好中西醫結合臨牀救治方案策略。在用藥時機上體現「早、快」,在治療策略上體現「清」「通」等關鍵要素,有時可起到四兩撥千斤作用。先症而治,並注重調節機體整體狀態,避免老年患者進展爲重症,截斷病勢,減少死亡。

★救治重症患者:要「快」還要「穩」

張伯禮解釋,對於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治療要「快」,有時還要「穩」,耐心觀察症狀變化,穩定不加重就是好。有時還要「託」,陽氣虛脫要採用大劑參附回陽救逆,力挽狂瀾。在治療藥物上採用中藥注射劑,中藥保留灌腸,人蔘粉、大黃粉沖服,鍼灸療法等。在急症用藥上,通過給予血必淨、痰熱清泵推,安宮牛黃丸等內服,用藥味要少,用量要大,痾症用重劑。對於穩定病情、阻斷進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報導稱,爲發揮好中醫藥在危重階段「截斷扭轉」的重要作用,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創新組織模式,專門組織了市級中醫專家組定期開展中醫會診「加強版」:每晚固定時間舉行市、區定點醫院危重病例會診和討論,每日統計危重症病例中醫藥救治情況,組織相關會診,確保中醫全程參與新冠救治。

★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

「反過來看,如果中國不實行『動態清零』方針,會出現什麼結果?」張伯禮指出,按照中國的人口密度、人口結構,一旦放鬆疫情管控,會面臨病毒廣泛傳播、重症和死亡數量巨大的後果。

他表示,「動態清零」和「絕對清零」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動態清零」是採取積極的措施,發現一起、撲滅一起,「不是說絕對不讓疫情發生,核心內涵是快速發現疫情,快速採取措施來阻斷疫情的持續性社區傳播。」

張伯禮指出,真正實現「動態清零」是要有條件、有基礎的,要有統一的領導、統一的意志和廣大民衆積極的配合,也要有堅強的基層隊伍來落實各項防控舉措,更要有充足的生活及抗疫物資保障。

當前在上海,大陸全國幾萬名醫務人員、各方面的專家前來支援,建立了100多個方艙醫院。張伯禮也表示,上海此次疫情,正是因爲有那麼多的隊伍前來支援,才避免了醫療資源被擠兌。

他反問說,如果完全放開了,重症患者大量出現,又該需要多少醫療資源才能應對?如果真到那個時候,經濟發展、社會交流該如何進行也是難以想象,每個人都在擔心自己是否會被感染,生活又如何才能安心?

「所以,我們要堅定走自己的路,走『動態清零』的路。」張伯禮表示,武漢之後大陸國內出現的幾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處置實踐證明,中國有能力實現「動態清零」,形成一系列經驗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較小代價取得了較好效果,保障了民衆健康和社會經濟穩步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