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結合虛幣 臺方請平臺協助逾千件

國內幣圈業者幣託集團說明,近期發現許多利用投資、打工發薪水、感情等結合虛擬帳戶詐騙,詐騙集團先讓受害人註冊正規虛擬幣交易所,再用話術讓受害人將虛擬貨幣分批小額轉出,被騙過程長達數月,或主打高薪酬招募人員,要求受害人提供交易所帳號、密碼,實際是做爲人頭帳戶,這些犯罪態樣,皆配合檢警提供行爲人名單,也與其建立調閱交易資料的合作機制。

北區檢察官提到,結合虛擬幣的詐騙,要追查金流的困難點,在執法單位得先學會區塊鏈的分析技術,其次,區塊鏈雖具有公開透明特性,任何人都能運用適當工具查詢交易紀錄,但即使辨識出錢包地址,也得查出該地址屬哪個交易所,利用已知資訊找出相關性來突破,下一個關卡是必須透過該交易所取得持有人身分,或請交易所凍結該地址的資金。

目前臺灣還沒有虛擬資產業專法納管,執法時也因無法規管制,難以強制要求交易所業者提供協助,但幣圈許多層面都需要強化法規監理,如消費者保護、大型平臺內控制度、平臺上架虛擬幣流程、如何避免內線交易、資訊安全等,無法單以洗錢防制法來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