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獨到特色 臺商振興陸鄉村

重慶安陶小鎮,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榮昌陶」,是集文化、旅遊、產業、體驗、教育於一體的特色小鎮。 (新華社)

兩岸經營者俱樂部總執行長卓世傑點出,打造特色小鎮的關鍵就是造產業、造商與營運3大方向。(記者吳泓勳攝)

隨着大陸「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再次確立鄉村振興戰略,其中打造特色小鎮成爲關鍵策略之一,各地方加速建設特色小鎮,但卻常不得其門而入。兩岸經營者俱樂部總執行長卓世傑點出,許多地方的主要錯誤在於定位不清、同質化過高、政府主導而市場化不足,以及項目團隊實力不足等問題,應從盤點當地特色資源做起,關鍵就是造產業、造商與營運3大方向,進而打造具品牌、特色、商業利益於一身的特色小鎮。

卓世傑更強調,特色小鎮的投資主體是營運商而非開發商,其中涉及到頂層設計、搭建平臺、資源整合等,反映到產業、人才、IP等層面,與相關協會合作尤爲關鍵。而這方面,臺灣過去有豐富的鄉村轉型經驗與產業優勢,能搭配臺灣相關產業的優勢資源與人才整合,來支援大陸實現鄉村振興。

挖掘特色 再擴展周邊

在具體案例上,卓世傑表示,把特色小鎮分爲三大類型,包含文旅、康養、田園型3類,以兩岸經營者俱樂部協助的康養型特色小鎮之一煙臺龍泉溫泉小鎮爲例,首先挖掘出具備溫泉特色與秦朝遺風之後,就能思考打造秦漢唐文化的泡湯歷史名城,搭配龍泉自身特色的藥湯、水果湯、綠茶湯等。

有特色之後,進而擴展周邊,卓世傑說,還可以籌備溫泉創意蔬食餐廳、溫泉咖啡館,甚至秦文化主題餐廳,進而延伸出國際溫泉精品店、溫泉有機農業區等觸角;以及溫泉伴手禮、康養健檢與醫美、銀髮安養中心。

陸赴臺考察 提供諮詢

兩岸經營者俱樂部臺北執行長黃州瑞也補充,無論是什麼地方的鄉村振興,其實脫離不了「地、產、文、景、人」5點,臺灣過去先走過一段鄉村的重振營造經驗,以南投的桃米生態村爲例,就是個典型,從青年出走的老齡化村落,以青蛙爲主題翻轉重生,進而打造出年產值數億元人民幣、幾十萬客流量的振興案例。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旺報》與兩岸經營者俱樂部合辦的「特色小鎮與鄉村振興投資合作交流會」上,卓士傑也提到近兩年的合作模式,包含舉辦各省市如浙江、重慶、湖北等省臺會,規畫接洽有需求的小鎮,今年也考慮加強單一縣市的小型省臺會等,或對赴臺考察有興趣的地區提供對接諮詢的協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