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彈客變彩田米農友 楊儒門不後悔:白米炸彈客好溝通

他是曾轟動全臺的嫌犯,如今變友善農友,楊儒門表示不後悔,白米炸彈客變溝通稱號。記者遊明煌/攝影

楊儒門20多年前是轟動全國的白米炸彈客,如今他是在金山、萬里推動「彩田米」的友善耕作農友,身分的轉變讓外界好奇,楊儒門說,他從來都沒有後悔過,「白米炸彈客也很好用,變成一種更好的溝通的稱呼,如果不知道,網路一查就有。」

白米炸彈案是臺灣2003年至2004年間,楊儒門以政府「不要進口稻米、政府需照顧農民」爲訴求,四處在公共場所放炸彈,2004年他自首,被以非法制造炸彈、恐嚇等罪名起訴,後來判刑5年10個月,2007年當時總統陳水扁特赦。

楊儒門如今是契作農友,他說,每年插秧、割稻都會邀請小朋友來體驗,瞭解每天吃的米飯是怎麼來的,透過食農教育的方式,讓小朋友瞭解到爲何不要用農藥,什麼是友善耕作。

「讓孩子知道我們是如何和環境一起共存,讓永續不是口號。」楊儒門表示,還要讓他們知道環境是永續的。

「百米炸彈客也很好用,變成一種溝通的稱呼,如果不知道網路查就有。」當年的百米炸彈客楊儒門被問到如何看待這個封號,他說,很多人不認識他,但百米炸彈客也很好用,變成一種溝通和講述的模式。

「我從以前就不在乎這個稱呼,我現在都已經40多歲了,有什麼好後悔的?」楊儒門說,只是希望有更多人看見跟了解,臺灣目前的農業所面的狀況,如果不太好去跟老一輩的人溝通,就來讓小孩子先做改變。

楊儒門說,不管做什麼事,從以前到現在他都不會後悔,現在是在金山種水稻,之前他到臺北做農夫市集,後來去開店,他就是希望推廣農業,讓農業、農材被更多人看見了瞭解。

「踩進土裡,讓稻米有色彩。」是楊儒門取名的「彩田米」的用意,9年來,從一開始只有2個農友、1甲農地,到目前已經有約13公頃、20個農友投入契作,楊儒門未來的的目標,希望金山、萬里、石門42甲水稻田都能加入友善耕作的行列。

楊儒門是6年級生彰化人,出獄後經營農學市場,在金山投入友善耕件,說服農友契作友善耕作,農友及農地不斷增加,採「裡山倡議」精神,以複合式農村生態系爲架構,營造多處水稻梯田、生態池,還養水牛耕田。

他是曾轟動全臺的嫌犯,如今變友善農友,楊儒門表示不後悔,白米炸彈客變溝通稱號。記者遊明煌/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