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分紅頻率在行動 “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
證券時報記者 王軍
在監管層積極引導下,近年來,上市公司分紅規模、分紅頻率明顯改善。
數據顯示,2023年A股公司擬分紅金額已達2.2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另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雖然半年報披露尚未啓幕,但今年已有上百家A股公司公告了年中分紅預案或中期現金分紅安排,較往年同期大幅增加。
從擬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主體來看,央國企依然是主力軍,既有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大行,也有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國海證券、東吳證券等衆多券商。
上市公司加大分紅力度、增加分紅頻率,一方面可以向市場展示公司的財務實力和現金流情況,增強投資者持股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投資者獲得感,引導投資者樹立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穩定股價預期。
而險資、養老金、社保基金等風險偏好較低的中長線資金,投資標的的篩選標準之一就是上市公司是否具備穩定的分紅安排。成熟市場的經驗顯示,上市公司具備明確的分紅預期、穩定的分紅規模和次數,有利於吸引中長線資金入市,促進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新“國九條”明確提出,要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相關措施落地,將有效激發上市公司的分紅意願,讓更多投資者獲得“真金白銀”的回報。
不過,分紅比例也要量體裁衣,並非越高越好,上市公司擬訂分紅方案時,在共享成果的同時須兼顧公司的長遠發展。聚焦主業,提高綜合實力,增強發展後勁,持續提升公司價值,才能可持續回報投資者。
未來,隨着上市公司逐漸改變利潤分配策略,中期分紅的上市公司將會越來越多,現金分紅理念有望加速形成。紅利板塊的持續壯大,也將推動市場加速形成長期持股、價值投資的理念,從而推動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