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山西臨汾襄汾縣陶寺遺址的宮殿區考古發掘現場。李現俊攝/光明圖片

山東濟南市考古研究專家正在修復小清河復航工程合莊墓地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新華社

考古人員在西漢海昏侯墓遺址的發掘現場清理文物。新華社發

新疆唐朝墩古城浴場遺址出土的陶器。新華社發

西北大學文物保護技術專業開展文物修復實習。資料圖片

編者按

一把手鏟、一支毛刷,還有便攜式X射線熒光分析儀……他們鑽深山、探遺蹟,風餐露宿,不改初心。

他們在上下五千年的土地上剝除塵封,在文明開源之地的地層中訪古探源。他們延伸了歷史軸線,增強了歷史信度,豐富了歷史內涵,活化了歷史場景。他們是——考古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考古工作者風餐露宿、青燈黃卷,展現了深厚的愛國情懷、堅定的學術志向、頑強的工作作風。要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學科建設。要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伴隨着黨中央對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視與着力建設,我國考古事業取得長足進步。然而,“冷門”“小衆”仍是一些人對考古的印象。什麼樣的人在爲此堅守?考古人才培養走過了怎樣的歷程?面臨哪些挑戰?如何用好新時代考古學迎來的發展機遇,培養更多的考古人才?本報記者走近老中青三代考古人,深入調研當前考古人才培養狀況,傾聽他們的心聲,併爲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讓考古事業後繼有人、人才輩出”提供建言

從1921年我國開始對仰韶文化遺蹟進行考察,我國現代考古學由此誕生,到1952年北京大學設置歷史系考古專業,再到2011年成爲一級學科,考古學科在中國走過了近百年曆史。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考古工作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考古人才隊伍也日益壯大。然而,苦、累、工作環境差、待遇不高……一系列固有認知,讓考古學科很長時間內面臨招生難、留人難的尷尬。針對考古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情況,記者近日展開深入調研。調研中,我們深切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視、反覆強調,使得全社會日漸從弘揚中華文明、堅定文化自信的高度認識考古事業,考古人也正在獲得應有的尊重與重視,考古人才培養取得了顯著成績。然而,由於多種因素,當前考古人才培養仍存在一些現實瓶頸,而鍛造一支後繼有人、人才輩出的考古人才隊伍需要有情懷的感召,更需要多方合力、精準施策,將總書記重要指示與中央政策導向化爲具體機制,落到深處、實處。

1.從“冷門”“小衆”到長足發展:考古人才培養在探索中前行

“1986年,我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當時人們對考古學的認識,就是‘挖墓的’。那時我們田野考察的環境非常差,幾個月洗一次澡、半年不出村是常事。一晃30多年過去,今天的考古學仍然屬於小衆,但有了長足發展,比如我們擁有世界一流的考古技術手段、發掘規模,人才培養規模和多學科研究成果也有了顯著進步,這是黨和國家重視、支持的結果,更離不開幾代考古人接續奮鬥。”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國祥(1986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系,從業30年)

因爲在厚植文化自信、助力民族復興方面具有的獨特優勢,黨的十八大以來,考古學發展迎來空前機遇。然而,“有長足發展但仍是小衆、冷門”,調研中,劉國祥的感受成爲不少考古人的共識。

招生規模逐步擴大,但培養體量仍較小。 當前,考古人才培養任務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等承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開設考古學相關專業的高校近60所,這些高校每年本科招生規模大致爲十餘人到近百人不等,研究生招生規模略多於本科生。記者試圖查詢全國統一招生數字,但並未找到權威信源。“我們目前有考古、文物保護、文化遺產管理三個專業招生,每年本科生招生近百人、研究生招生150人左右,在國內高校中屬於比較多的。”據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副院長豆海鋒估算,每年全國考古學科本科畢業生約爲2000多人,學位碩博畢業生爲200~300餘人。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主任餘西雲介紹,該系每年本科招生少則15、16人,多則22人,體量規模仍然較小。

重視通識理論學習,不同高校課程豐富度差距較大。 考古學科是文理兼容的學科,人才培養難度較大;既需要大量理論知識,又少不了紮實的實驗、實踐。調研顯示,隨着近年來高校大類招生漸成趨勢,對學生通識素養的培養在考古學科愈發凸顯。吉林大學考古學院人才培養方案顯示,在學生必須完成的133個學分中,通識課程達到47分。在課程豐富度方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等傳統強勢高校課程體系較爲完備,無論是專業必修課、選修課都較爲豐富、精深,而一些省屬高校的課程數量相對偏少。與此同時,田野實踐也是考古學科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部分,各高校均設置了學分值不少於3分的田野考察課程。

人才培養呈現多元性交叉性、國際化等新趨向。 調研發現,近年來,考古學科人才培養呈現新趨向。一是多元性,“原先學者們比較多地關注三代(夏商周時期)以前,現在關注視野更加多元、開闊,也體現在了人才培養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慄媛秋說。二是交叉性,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張東菊主要從事環境考古方向研究,她介紹,考古學專業研究的時段越早,涉及學科交叉的內容越多:“文字記載越少,越要靠物質材料說話,必須要用到很多科技的手段、交叉的方法。近幾年我招學生的背景越來越多元。”三是國際化,“原來都是外國人到中國考古,現在中國考古學家的身影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大洲。我們學校有很多國際合作的考古研究項目,在課堂講授上也更關注全球視野。”豆海鋒說。

人才出口多爲高校、考古所博物館單位本科畢業生轉行比例較高。 調研顯示,因開設考古學科的學校較少,且大多綜合實力在全國高校中位於中上游,近年來,不少考古學本科生選擇了繼續深造。“每年我們專業會有三分之一的學生推免讀研。”餘西雲介紹。高校、考古所、博物館等單位是從事與專業相關工作的考古學科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去向。而在本科畢業選擇直接就業的人羣中,轉行比例明顯高於碩博畢業生。沒能從事考古事業,鄭州大學2008級考古學專業畢業的劉暢很是遺憾:“我從小就喜歡歷史,高考時選擇了考古學,大四卻發現本專業就業並不容易,只能轉行了,全班20人現在只有5人在從事考古工作。”

2.高層次、交叉型、技術型人才短缺,原因何在

“2003年,我第一次田野實習。在我的探方里,挖去耕土後,很容易就挖到了距今2000年左右的人類活動遺存,我以爲接下來會挖到3000年、4000年古人類留下來的遺物,可只發現了近1米厚的不包含任何人類活動遺存的純自然堆積的生土,下面纔是距今8000多年的人類生活痕跡。中間幾千年爲何沒有人類活動?因爲涉及沉積學和環境變化等知識,身邊無人解答。今天的考古學科比以往更呼喚交叉研究。”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張東菊(2000年考入山東大學考古系,從業10年)

調研中,我們瞭解到,除了課程培養體系的前沿性、交叉性滯後之外,當前考古學科人才培養還受到如下因素掣肘:

本科招生較其他學科仍存在一定困難。 今年夏天,湖南女孩鍾芳蓉因高分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引發社會熱議。很多專家認爲,儘管近年來第一志願報考考古學專業的學生有所增長,但無論是生源數量還是質量仍不夠理想。劉國祥認爲,問題的根源還是對於學科本身瞭解不深:“很多孩子認爲考古就是歷史,還有人的考古知識是從電視、小說中得來的,難以培養對學科的親近感。”儘管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文博專碩,但在專家們看來,本科生源質量仍然是考古學科發展最重要的動力來源。

課程培養體系與學科發展新要求仍有較大差距。 調研中,不少學生反映,當前各高校考古學科講授內容差別較大,不利於培養考古學科人才應有的廣博視野,“比如有的北方學校偏重夏商周時期研究,而一些南方學校偏重魏晉南北朝之後時期的研究,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完善,在就業時也受到較大限制。”

除課程開設差別大外,交叉性、前沿性在考古人才培養中仍需進一步加強。張東菊考古學本科畢業後保送至蘭州大學自然地理學專業深造,如今,她最新的科研成果應用了古DNA檢測技術:“考古學科越是向前發展,就越要重視學科交叉和新技術應用。但目前環境考古、科技考古、動植物考古等考古學分支學科在一些學校很難開齊。”

儘管都設置了田野考察課程,但不同高校執行程度差別較大。有的可以保證一個學期的田野考察量,有的只有一週、甚至幾天。豆海鋒介紹,“出去一學期,一個年級田野考察課程支出要達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很多學校經費並不充足。”

專業發展不均衡制約考古學科發展。 據國家文物局數據顯示,我國現有不可移動文物76.7萬處,國有可移動文物1.08億件(套),其中近四成文物需要修復。“有大量的文物正在一點點損壞乃至消失。一些青銅器,因爲得不到及時的保護修復,慢慢鏽腐殘缺,很痛心。”豆海鋒說。

文物保護修復人才缺口的背後,是考古學和文物保護、博物館專業等學科之間的發展不均衡。餘西雲介紹,考古學是傳統優勢學科,理論研究、實踐都比較成熟,而文物保護、博物館等專業起步晚,學科體系不完善、師資匱乏。張東菊說:“很多文物發掘出來卻沒有人手整理、保護。”

研究型人才與技術型人才的不平衡日益凸顯。考古勘探、測量、清理……這類技術型人才缺口較大,目前考古人才培養體系,更多側重研究性人才。“在考古項目中,我們一般會僱傭臨時技工,但是存在流動性大、技術水平不高等問題。”劉國祥說。據瞭解,陝西等地的一些大專院校培養了一批考古技術人員,從事考古發掘、勘探等工作,但仍然滿足不了行業需求。

“招不來留不住”的現象普遍存在,在縣市級文保單位尤爲突出。 不少中西部地區文保單位面臨着“想要的人才招不來”的現狀。西藏是我國重要的文物省區,文物資源豐富,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李林輝介紹,該所要負責西藏122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的考古、發掘、文物保護,但是目前全所只有28個編制,“我們曾調研過,要想工作全面開展,至少需要六七十人的編制。”

環境艱苦、待遇偏低,也讓不少文保單位人員流動性大。田野考古動輒需要半年以上的時間在偏遠的鄉村工作,按照統一標準,田野補助每天一百元左右,但一些地方近些年取消了補助。中部地區某市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員工一入職工資只有兩三千元,一線考古人員面臨着理想和麪包的選擇。

3.打通考古人才培養全鏈條,從哪入手

“2020年,我從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博士後流動站出站,成爲助理研究員。在考古學科,我經歷了12年的培養。但在這12年間,身邊卻不斷有人轉行:有的是因爲沒能培養出學科感情,有的是因爲待遇編制問題。我期待着這些困擾得到解決,也期待更多人投身考古事業。”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慄媛秋(2008年考入南京大學考古系,從業半年)

考古工作是一項重要文化事業,也是一項具有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的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增強中國考古學在國際考古學界的影響力、話語權,離不開青年考古人才隊伍的培養、壯大。針對如何進一步打通考古人才培養全鏈條,鍛造出一支後繼有人、人才輩出的考古人才隊伍,專家學者紛紛建言。

加強公衆考古科普工作,爲青年考古人才培養創造良好社會基礎。 應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羣衆,特別是青少年認識考古學、尊重考古學,培養更多青年熱愛考古事業,進而增強考古工作的吸引力。而目前,活躍在一線的考古人多是憑藉熱情和責任進行考古科普工作,這種兼職的不穩定性,讓考古事業難以長遠可持續發展,亟須培養一批專業的公衆考古人才。

精準對接考古行業發展需求,重點培養緊缺技術人才和高端研究人才。 應就考古行業人才培養的需求和供給進行充分調研,摸清當前行業人才“家底”,針對緊缺人才加大培養力度。加強高校與文博單位合作,推動人才培養途徑多樣化。可在考古文物大省的職業技術院校,開設考古技術專業,培養一批緊缺型技術型人才。

對於高端人才培養,豆海鋒建議,可設立考古學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在相關高校選拔優秀生源,組建拔尖人才班,實行本碩博貫通培養和文理工多學科交叉培養,儘快解決文化遺產保護、博物館學等專業缺少高級人才的現狀,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學貫中西、知古鑑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考古學家。

補齊考古學科課程短板,推動田野考古資源共享。 針對一些高校考古學專業沒有統編教材的情況,劉國祥建議,由教育部牽頭,動員高校、科研院所的專業人員,組織一批編輯隊伍,編寫我國考古學科統編教材,展現我國百年考古成就以及學科發展情況。這有利於考古學各專業學生更充分地學習各個歷史時期的考古發展情況,提高學科的科學性、可持續性。

針對一些高校缺少田野實習條件,豆海鋒建議,從不同區域、不同歷史時期遴選實習基地給予重點支持,打通全國考古學科綜合實習基地優勢資源,促進各高校、各區域間考古學科的交流合作,實現全國考古學科優勢資源共享。

加強政策傾斜和就業引導,提高專業人才待遇和學科吸引力。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更加關心愛護考古工作者,積極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的支持,爲考古事業、文物保護、歷史研究創造良好條件。在充分調研基礎上,增加基層考古、文保部門編制,尤其是提高中西部地區人員待遇,引導考古學等專業學生合理就業。適當提高考古人員野外補助,對考古學等專業在獎學金、補助方面予以傾斜。通過提高專業人才待遇,使考古學成爲社會受尊重、發展有保障的學科,培養一批多學科基礎知識紮實、學術思想進步、具備田野實踐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綜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