嘖嘖,小米這次的瓜,真的有點大啊
開始之前,問個問題:
機友們家裡,在用小米空調嗎?
沒用過的,估計多少也聽說過。
畢竟今年小米和格力的罵戰,可以說是早已傳遍大江南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考慮到不是所有機友都跟我一樣,每天 25 小時高強度網上衝浪。
每次都能第一時間趕赴吃瓜現場。
這裡呢,機哥還是簡單覆盤一下經過。
時間撥回到今年六月份。
格力股東大會的時候,董明珠打假小米空調第一,說小米全靠別的廠家做產品。
言下之意,就是小米空調全靠代工,沒技術。
當然,這也不是董明珠第一次說小米貼牌,之前也說過很多次。
小米這邊倒是很實誠。
不管是在發佈會上,還是微博上,雷總和盧偉冰都正面迴應。
我不是我沒有,咱們目前只是第四,還得向格力學習。
本來機哥以爲,這波高手對招,差不多也該點到爲止了。
結果沒想到啊。
可能是退一步越想越氣,在小米發第三季度財報那會。
盧偉冰在採訪時又吐槽了波,傳統家電利潤空間賊大,3000 塊錢的空調能賣 2 萬塊。
雖然沒指名道姓,但暗戳戳在迴應誰,大夥懂的都懂。
這個月,董明珠又爆出,小米因爲專利侵權賠了格力 50 萬。
話題當天就上了熱搜第一。
就在當天,小米這邊。
又是闢謠,又是開例會、秀數據…
甚至,還在這週五專門開了場直播。
把小米這兩年大家電的業績、成長,掰開了揉碎了,分享給所有人。
“我們跟行業頂尖的學習”。
“隔一段時間,格力就幫我們宣傳一次”。
“不與時俱進的話,就要被時代淘汰”。
“有一個友商,我就不說是誰了,空調只有 20% 能聯網”。
這一來二回。
格力和小米的線上 battle,都快能拍成連續劇了。
估計有機友挺好奇。
專門做空調的行業龍頭格力,怎麼要追着人家排名第四的小米打呢。
誒,其實問題並不出在排名上。
別急,聽我慢慢講。
之前機哥寫過。
小米發佈了 2024 年第三季度財報,營收同比增長超 30%,直接創造了單季史上最強業績。
各個板塊全面開花。
而其中,又屬空調業務出貨量增長最猛,同比暴漲超過了 55%,達到了 170 萬臺。
大夥可能對這數字沒啥概念。
加上今年 Q2 的 330 萬臺,兩個季度,就已經超過了去年一整年的量(440 萬)。
如果以年爲單位來算,小米空調已經連續三年,實現 50% 左右的同比增長。
兩年前還是名不見傳十名開外的小卡拉米,兩年後都快騎到自己頭上來了。
這離譜的增速。
要說上面的 Top3 不慌,絕對是不可能的。
那麼問題來了。
在已經 Hin 成熟的白色家電行業,特別是空調領域。
經常被調侃成“貼牌”廠的小米,爲啥入場短短几年,就能摸到前三的門檻?
以盧總的話來說,是品質高、價格低、智能化、服務好,能戳中年輕人的心趴。
要機哥說的話,其實遠不止這三個原因。
還有諸如線下小米之家門店多、名字響亮、小米生態 Buff 之類的功勞。
當然,還有小米檯燈、插線板、巨能寫珠玉在前。
大夥現在對米家生態產品,幾乎是無條件的信任。
啥東西塌房了,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雷軍評論區許願,讓小米這條鮎魚進來攪攪局。
小米巨能吸.jpg
So,在種種因素疊加之下,小米空調就這樣水靈靈地賣爆了。
還沒完。
當大部分網友都認爲,小米空調也就只能卷卷低價、外觀和米家互聯方面的時候。
售價 3499 元的「米家空調上出風 Pro」出現了。
在智能控溫,和旋轉風道之間。
小米選擇了直接向上吹,主打一個從源頭上避免空調直吹。
效果怎麼樣不知道,反正這波還挺出圈的。
後來雷軍在 2024 年度演講上,又發佈了售價 7999 元的「新風 Pro」。
前幾天在 REDMI 發佈會,售價 5499 元的「巨省電 Pro 立式」也正式亮相。
可以看出,小米野心確實挺大。
不只是想在兩千檔位的平價段位混。
現在更是劍指高端局,狠狠秀一波操作。
當然啊,大夥也都知道。
衝高也不是兒戲。
一方面,高端產品繼續找代工,沒法自己把控,成品難免會更容易出現品控上的問題。
另一方面,高端線也走代工模式,多少又會被罵“貼牌”“沒技術”。
對於積累正面口碑來說,不是啥好事兒。
而空調,或者說大家電,又是「人車家全生態」戰略裡重要的一環。
做,是必須得做的。
而且還得做好。
So 盧偉冰一拍桌。
繼「手機智能工廠」和「汽車工廠」後,小米的第三座智能工廠:
「智能家電工廠」,來啦
不過這會兒還沒建成嗷,前兩天才戴着頭盔舉辦開工儀式。
機哥掐指一算,按照小米的思必得。
大概得要一年完全建成,也就是 2025 年底開始投產,2026 年大規模量產。
一期項目就主要做空調,包括家用和中央空調的生產和裝配。
除了工廠以外,各種大型實驗室、研發中心也在同步進行。
建成之後,估計就是技術自研+高端線自產+平價線代工的模式。
哎,估計格力那邊怎麼也想不到。
自己小小逼一把,還真就逼出小米一套設計、研發、生產全流程閉環,有種對三吃王炸的即視感。
小米:都說我第一了,那就努努力實現一下唄。
總之呢。
現在小米「人」「車」「家」三大主要業務,都有了專屬的智能工廠。
雷廠長的大名,這下算是徹底坐實了。
可能大夥對另外兩座廠沒啥印象了。
不要緊,機哥帶大夥回憶一下。
目前正在投入量產的,有主要負責造手機的「小米昌平智能工廠」。
以及造車的「小米汽車超級工廠」。
咱們先來看手機。
其實小米之前也有造手機的工廠,比如能 24 小時不停工的「小米智能工廠」。
不過那會兒規模比較小,一年只能生產 100 萬臺。
在今年七月份,小米「小米昌平智能工廠」官宣正式投入量產。
這個規模就大多啦,關鍵工藝 100% 自動化,六秒就能造一臺旗艦機,年產量能達到 1000W 臺。
像是大小摺疊 MIX Fold 4 和 MIX Flip,就都是在這兒生產的。
諾,裡面的產線長介樣。
不是傳統的長條流水線,而是由一坨坨生產設備拼成的,就跟積木一樣。
新機來了,可以隨時切換成,能製造新手機的陣容。
該說不說,有點騷。
至於汽車工廠……其實不單單是個造車的地方。
汽車的研發、測試、生產、體驗、銷售,都在這兒。
車間同樣是關鍵工藝 100% 自動化。
造一輛小米 SU7 只要 76 秒,230 天搞定了十萬臺。
(雖然還是欠了一屁股車
最後,不知道大夥有沒有這種感覺啊。
2024 年,可以說是小米最順風順水的一年了,家電汽車手機全線起飛。
就連股價,都從年初的十來塊小小地翻了個倍。
講真,機哥現在真有點期待,小米明年能整出哪些狠活了。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