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覆育活化石「鱟」 海科館帶領學童送800只鱟寶寶回大海

現場進行放流,讓鱟寶寶重回大海。(海科館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海科館與多校師生合作,放流學童們養育成功的800只鱟寶寶回大海。(海科館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各校學童們覆育成功的鱟寶寶,大約脫殼1~2次。(海科館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長大後的鱟。(海科館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爲了搶救臺灣日益稀少的「鱟」,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4年前與金門水試所合作舉辦「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劃」活動。去年更結合18所學校參與「鱟保母計劃」,由各校師生們展開協助照顧鱟卵及幼鱟的孵化,成功孵化並陸續送回海科館將近有800只鱟寶寶。並於23日在財團法人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和新竹市政府的協助下,協同天行者慈善協會志工團隊,也邀請在地學校一起成功的將800只鱟寶寶進行放流,迴歸大海。

海科館表示,鱟比侏儸紀的恐龍還早出現在地球上,當恐龍消失時,鱟演化成了現今的外貌,而成爲你我口中的活化石。如今鱟血因疫苗或新藥研發等檢測,對「鱟試劑」的需求增加,無論是被補捉或食用、海洋污染、棲地破壞等因素,造成幼鱟沒了育嬰房,因此族羣減少。臺灣第一位研究「鱟」的博士楊明哲表示,「當幼鱟消失在潮間帶,只剩海里的大鱟,再過20年鱟將可能爲消失在地球上的物種之一。」因此,爲提升臺灣本島鱟族羣的數量,海科館便展開「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計劃」,守「鱟」未來。

海科館說,鱟的繁殖季節通常在春夏時節,雌雄成爲夫妻之際,便形影不離,此時捉一隻鱟,常常捉起來就是一對。鱟脫殼1次即爲1「齡」,成鱟的殼較硬,脫殼後的鱟殼早期常被拿來運用,當水瓢或煮飯菜的鍋鏟,閩南語中稱水瓢即爲「鱟杓」,也是由此而來。

海科館說明,此次放流的鱟寶寶參與學校有來自苗栗竹南國中、彰化草湖國中、臺北市星福國小、新北安康高中、三重高中、育達中學、瑞芳國小、野柳國小、和美國小、三多國小、基隆高中、基隆市暖暖高中、八斗高中、中正國中、西定國小、臺南三慈國小、嘉大附小及雲林三侖國小等校,這些學校的師生們從2022年9月拿到分配的鱟卵開始着手照顧,期間學生除了觀察鱟卵和小鱟的發展過程並用心的換水、餵食,並記錄水質、溫度、計數及影像等工作提供給海科館研究員人做爲人工覆育重要基礎數據。

而今年「鱟知鱟學公民科學行動-鱟保母學校招募計劃」也將在天鈺環境永續基金會的捐資支持下展開,並以學校爲單位將招募10所學校參與本計劃,同時邀請10所學校的保母師生到海科館進行一系列的鱟保母教育訓練,學習當一名海洋公民科學家,詳細招募資訊請上海科館或天鈺基金會官網查閱。

相關活動與報名網址:https://reurl.cc/mlov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