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湖邊低調了近800年!杭州這個世外桃源你去過嗎?
△點擊上圖有福利
春天的西湖,讓人怦然心動。除了奼紫嫣紅的百花香,還有深淺濃淡的草木綠。
如果你想要認真感受一番西湖的綠意盎然,推薦一處隱於山水間的小衆秘境——趙公堤。
西湖的堤,各個都出名。前有蘇堤和白堤,一縱一橫,幾乎代言了西湖四季的美;後有楊公堤,由明代杭州知府楊孟瑛主持修建,因堤上六座拱橋起起伏伏,車輛過橋時會營造出失重感,這裡是杭州人心中著名的“西湖過山車”路線。
唯有趙公堤,知名度遠不如其他三堤,遊客很少踏足,甚至許多老杭州都不一定知道它的具體位置。
這條深藏不露的低調小堤,已經在西湖邊靜靜躺了近800年。
趙公堤是誰修的?
“趙公”是南宋時低調的“杭州市長”
趙公堤緊依着杭州花圃,一頭連着楊公堤,一頭連着靈隱路,僅僅幾步之遙,一旦步入其中,就彷彿隔絕了車水馬龍的城市喧囂。夾岸花柳,曲徑通幽,很適合在這樣鶯燕呢喃的季節漫步。
杭州花圃通往趙公堤的橋
趙公堤的歷史比楊公堤更早,早在南宋時期就修築起來了,後幾經廢棄,又幾經整修,纔有了現在的樣子。
趙公堤是誰修的?
這位“趙公”來頭可不小,相傳是南宋末年的臨安(今杭州)知府趙與籌,一位低調的“杭州老市長”。
但他的家世背景一點也不低調,他是宋朝宗室,宋太祖趙匡胤十世孫,嘉定十三年中進士,官至吏部尚書,曾三任蘇州知府,還擔任過揚州、鎮江等地知府,其中政績最爲突出的就是在杭州。
雖說“趙市長”的名號不如 “白市長”“蘇市長”響亮,但他勝在超長待機的工作時長。在南宋定都臨安的138年裡,知府這個位子前後有140多人坐過,差不多不到一年就要換人,而趙與籌市長一干就是11年,成爲整個南宋時期任職時間最長的“杭州市長”,且頗有政績,深受百姓愛戴。
趙公堤也叫小新堤
以蘇堤爲樣板 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趙與籌來杭州當市長這一年已經61歲,本該是享清福的年紀,但他仍是躊躇滿志,有他的政治理想和抱負。
跟歷代前任杭州市長一樣,“疏浚西湖”是一項繞不開的重點工作。
淳祐七年(1247年),西湖大旱水涸,百姓用水形勢嚴峻,朝廷詔令他迅速開湖疏浚,解決燃眉之急,要求“四至並依古岸,不許存留菱荷”。
他立即派人清理湖面上雜亂的菱和茭,又深挖湖底,挖出了很多淤泥。用淤泥在蘇堤邊堆了一條支堤出來。
趙與籌修築的這條小堤,長二百五十丈、寬二十五尺,二百五十丈差不多是830多米。
他提前規劃好,將堤的兩端連接蘇堤東浦橋與洪春橋麴院風荷一帶,這樣去靈隱寺的杭州百姓可以走這條平路,不用再翻山越嶺了,極大地方便了香客。
雖然堤不長,但不缺景。趙與籌以蘇堤爲活樣板,命人在這條小堤上,一路插柳種花,建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人家,使得這裡一年四季景色宜人。
關於這條堤的名字,最早叫小新堤。南宋周密《武林舊事》中提到:“小新堤,以通靈竺之路,中作四面堂三亭,夾岸花柳,比蘇堤,或名‘趙公堤’。”因在南宋時,蘇堤被稱爲“新堤”,時人爲了區分,就把趙與籌修築的新堤稱爲“小新堤”,後人爲了紀念他,又改稱爲“趙公堤”,沿用至今。
今天的趙公堤
僅是古趙公堤的一小段
明清時,趙公堤湮廢,到民國期間此地修建馬路後,更是已經斷續難辨。
今天我們看到的趙公堤,是2003年修復楊公堤至靈隱路段時重修的,僅僅是古趙公堤的一小段,沿途亭臺樓閣也都是現代建築,但依稀還是可以看出當年趙市長規劃修築時它的模樣。
趙公堤之外,趙市長還在杭州做了大量的城市基建工作,是一位實幹型幹部。
據《這裡是杭州·人物》書中記錄,在趙與籌擔任杭州市長11年間,他幾次疏浚西湖重修各種堤壩,治理西湖六井,從天目山引水入城,很好地解決了杭州居民的飲水問題;他還重修了涌金門外當時非常有名的娛樂場所豐樂樓,並在涌金門北,造了一個玉蓮堂。又重修了湖心亭裡的放生池,在玉泉造了兩個養着“異魚”的池子。
不只這些,趙與籌關愛百姓,在臨安設置慈幼局,支給錢米,收養遺棄兒童,僱請貧婦乳養。他在任期內還爲杭州新建了四個大糧倉,以保證整個城市有足夠的糧食儲備。又增建了新的消防設施,創建了在南宋期間最專業的救火隊伍。更是創建了施藥局爲百姓免費看病。
等趙與籌卸任杭州市長時,已經71歲,在人均壽命不長的古代,這已經算是長壽老人了,退休後的他,不知道是否也曾到過自己修築的趙公堤上踏青春遊。
蓋叫天故居也在這裡
堤上的毓秀橋原來在蕭山
這個季節,沿着趙公堤漫步,一路上都是幽幽小徑,溪水潺潺,滿眼綠意。快靠近楊公堤這頭時,會看到一座別緻的小橋——毓秀橋。
這座橋並不是西湖景觀中以前就有的古橋,它原在蕭山區新塘街道澇湖村,清道光九年(1829年)里人陳有尚出資修建。爲單孔石拱橋,造型優美,東側橋眉石鐫刻“毓秀”二字,橋心石刻八卦圖案。2003年按原貌遷移保護至趙公堤。最近這段時間,橋邊豔麗奪目的紅花檵木開得正盛,古橋、紅花相映成趣,拍照的話非常出片。
沿着長堤,還可以參觀始建於宋代的小隱園。面積不大,屬於花圃的園中園。三座仿古別墅,分別由曲折廊橋連接,小橋流水,樓閣水榭,是典型的江南私家園林。
除了風景,趙公堤上還有人文。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的故居也在趙公堤上,叫燕南寄廬。
白牆青瓦的江南民居建築,滿牆的爬山虎層層疊疊,匍匐蔓延。蓋叫天一生大多數時間都生活於此。蓋叫天原名張英傑,號燕南,河北高陽縣人。他十分講究造型美,“立如鬆,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是他所恪守的人物造型準則。他獨具一格的藝術風格,世稱“蓋派”,最經典的形象是他塑造的武松。
蓋叫天十分喜歡這座江南庭院,樹茂花繁,環境清靜,是一處修身養性、練功習藝的佳地。他在這裡接待過梅蘭芳、周信芳等著名同行藝人。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革命家也曾來此拜訪。
這個春天,你會去趙公堤走走嗎?
橙柿互動·都市快報記者 餘夕雯
攝影記者 陳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