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中體現“勞動向善”

原標題:在“人工智能+”中體現“勞動向善”

一晃又到歲末,《咬文嚼字》發佈了2024年度十大流行語,“班味”“鬆弛感”等網絡用語上榜,而排在前三位的都是主流語詞,分別是:數智化、智能向善、未來產業。

數智化、智能向善、未來產業三條語詞都是與人工智能技術這種新質生產力有關,反映出時代發展的核心訴求。

2023年10月,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強調堅持“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爲世界提供了基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治理新視角。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人工智能技術,如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正爲我們帶來發展上升、未來可期的強勁勢頭,爲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神話般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人工智能也是一把雙刃劍,會帶來倫理道德的問題,例如AI決策是否遵循人類“向善”的價值觀;任其氾濫無治還可能帶來嚴重的網絡安全問題,爲個人、單位和國家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有泛化的應用場景中給老年人帶來的不適等;它還會帶來就業市場的變化,使一部分人的勞動權益無從保障;實際上它確實已經帶來了問題,如人臉採集已經涉嫌構成對我們的人身權和隱私權的侵犯,一些“人工智能+式的違法犯罪”活動也越來越多。

其實,不止“智能向善”,一切科學技術,一切勞動,都是向善的,爲着增進人類的福祉,爲着人的全面發展,爲着離那終極的理想更近一些。如果不是爲此,就是無用的技術,甚至是惡的技術;如果不是“向善”的勞動,就不能稱之爲“勞動”。

“二戰”結束,科學家愛因斯坦一直呼籲停止核武器的研發和使用,堅決主張和平利用核能。這便是舉起了“科學向善”的旗幟,也是“勞動向善”的宣示。在生物工程領域的克隆技術和轉基因食品的出現,也都是顛覆性成就,但也都帶來嚴重的問題,必須規定其倫理邊界,使其不能爲所欲爲,侵害人類生活。AI技術也是如此。我們已經不能容忍以破壞自然環境爲代價的經濟發展,同樣也應拒絕威脅及人文環境、挑戰人類主體地位的科技發展節奏。而對於後者可能帶來的“看不見的危害”,還有待於形成更大的共識空間。

中國帶頭向世界宣示“以人爲本、智能向善”理念,正是一種大國擔當。爲了發展,須有所爲;爲了更好發展,亦須有所不爲。科學家、企業家、科研工作者,乃至於勞動者,都須有這種擔當,各負其責,各憑良心,讓“勞動向善”的價值成爲勞動者頭上的傘,讓AI技術創新可控、可靠、可信賴,給人類和勞動帶來異化感的應用場景的出現,對惡意的技術生成要加強監管完善立法,還要做好相關服務工作,使普通勞動者、銀髮族都能在AI時代獲得不與“過去的時光”相割裂的美好進步,真正過上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高品質生活,這也是“智能向善”“勞動向善”的一部分。(詹船海)

來源:南方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