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精選》花漾時代 雄少年的青春記事

格局對稱方正的宏偉紅樓,是許多人對雄中的第一印象。「紅磚折衷式」的雙層樓房建於創校初期,見證着高雄青年學子的春春歲月。(圖片提供/上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下圖:高雄中學)

高校時代醞釀着所有人的青春回憶,今(2022)年適逢高雄第一學府雄中創校百年,歷經日治時代、戒嚴時期、以及民主時代的新高雄,歷史動盪之中,雄中師生以一世紀譜寫青春記憶,在百年紅樓的見證下,揮灑港都少年們酸甜交織的花漾年華。

高雄市立高級中學(以下簡稱:雄中)於4月1日舉辦百年校慶,校友們從各地返校,不同年齡層的傑出校友齊聚一堂,其中也包括了高雄市長陳其邁的身影。畢業於雄中72級,陳其邁市長手持「我雄中,我驕傲」的字牌,和老同學們憶起高三遲到爬圍牆趣事、最愛校園旁阿婆紅茶冰等往事,眉飛色舞彷彿回到了少年時代。

從日治時期創校至今,雄中作育無數英才,包括高雄市長陳其邁、歌手羅大佑、桌球選手莊智淵、球后戴資穎等都是傑出校友。(圖爲民國35年省立高中時期畢業照)(圖片提供/高雄中學)

1922年,臺灣總督府之臺灣總督田健治郎頒佈新「臺灣教育令」,取消日、臺人的差別待遇及隔離政策,提倡「日臺共學制度」,在全臺增設5所高校,雄中的前身—「高雄州立高雄中學校」便是其中之一。從創校初期即矗立於校門前的紅樓,「紅磚折衷式」的建築結構方正對稱,是雄中的門面也是學習精神的象徵。每位雄中學生,都曾在英式紅磚外牆前拍畢業照,漫步在柱列構成的通透迴廊間,巍峨的紅樓身影,成爲雄中人共同的回憶。

紅樓牆面的斑駁彈孔,是雄中在二二八事件留下的歷史傷痕。「全臺灣只有雄中校舍牆上有彈孔。」市長陳其邁說。在1947年,二二八事件延燒至高雄,雄中結合雄工、雄商與雄女的學生,成立自衛隊維持學校附近治安,同時也保護住在學校宿舍裡的外省老師。但滿腔熱血的自衛隊隨後遭到部隊攻擊,部隊朝校舍發射迫擊砲和要塞砲,使雄中成爲全臺灣唯一遭受軍隊攻擊的學校。

面向火車站的那面牆上,至今仍可見斑斑彈痕,這是雄中學生在二二八事件時組成自衛隊,遭到部隊攻擊所遺留下來的痕跡。(圖片提供/高雄中學)

「我在就讀雄中時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很少關注同學的成績,但卻很關心同學是否關注社會議題和國際時事,所以同學之間對於政治時事和國際新聞都很熱烈地討論。」現任雄中校長莊福泰回憶:「如同雄中自衛隊當時不分族羣和省籍,挺身保衛居民,雄中人注重社會公義、持續回饋社會的精神,一直延續至今。」

現任雄中莊福泰校長(右一)高三時和同學的合影。(圖片提供/莊福泰)

走過一世紀,往昔校舍只留存紅樓一、二及三棟,皇民化時期的雄中武道場,同樣以紅磚砌成的銃器庫、大禮堂等建築,只有在老照片中才能看見。時代演變也影響校園風景,現今矗立於玄關後的孫中山銅像,其基座在日治時代爲供奉日本天皇、皇后公式肖像「御真影」的奉安殿。當時雄中生每天早晨到校都需向奉安殿行禮,參拜日本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而改朝換代後奉安殿的主人也從天皇變成了孫中山。然而就像早已廢除的髮禁和早自習,6年前經雄中學聯會決議,始、結業式時不再向國父銅像、國旗行3鞠躬禮,威權時代也隨着走入歷史。

奉安殿內供奉的是日本天皇、皇后等的「御真影」(左圖),隨着日本戰敗,國民政府接收臺灣,奉安殿被改爲孫中山銅像基座(右圖)。(圖片提供/左圖:高雄中學、右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校園內資歷僅次於紅樓的,還有一株樹齡逾89年的「琉球鬆」。雄中紅樓於日治時期便栽植琉球鬆,與第一棟紅樓穿堂和奉安殿遺址連成一線,據說朝向日本皇居,日治時期的學生進校門後更是要朝琉球鬆方向敬禮。雄中生也因此自稱「松濤軒客」,與雄女「斑城」合稱「松濤斑城」創造許多青春片段。

雄中紅樓於日治時期便栽植「琉球鬆」,陪伴無數紅樓學子茁壯成長,雄中生更因此自稱「松濤軒客」,又稱「濤客」,與雄女「斑城」合稱「松濤斑城」。(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提起雄中和雄女的情誼,最有名的莫過於每學期舉辦的飲料日和耶誕晚會。以往兩校學生會在段考溫書假互相贈送飲料甜蜜傳情,在溫書假取消後傳統仍然持續至今日。此外儘管給外界陽剛的印象,很多民衆不清楚,其實雄中爲男女合校。除了普通班只招收男生外,音樂、體育和科學班都是男女兼收,像羽球天后戴資穎就是雄中校友。

雄中與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合作推出「雄少年,致青春—高雄中學百年特展」。(圖片提供/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自由而純樸,思想自由開放卻相對低調」是莊福泰校長對雄中校風所下的註解。百年來積累的深厚文化底蘊,自由民主開放的校園氛圍,讓雄中學生在時代變遷中從不缺席,校園中所留下的種種故事,不僅是雄中世代傳承的痕跡,也爲一世紀的高雄青年,留下鮮明的樣貌。

本文作者:Naru

《高雄畫刊》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