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漁業永續競爭力論壇 發展「藍碳」強化淨零碳排

雲林縣政府16日在北港農工舉辦「雲林縣漁業永續競爭力發展論壇」,縣長張麗善(站立者)希望藉由論壇建構產、官、學、研對話平臺,加速雲林漁業永續發展。(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16日在北港農工舉辦「雲林縣漁業永續競爭力發展論壇」,與會人士強調除協助漁民永續經營,永續環境也是未來漁業發展重點。(張朝欣攝)

雲林縣政府16日在北港鎮北港農工舉辦「雲林縣漁業永續競爭力發展論壇」,希望藉由論壇建構產、官、學、研對話平臺,加速雲林漁業永續發展,與會人士強調除協助漁民永續經營,永續環境也是未來漁業發展重點,「藍碳」生態系可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封存於海洋,有必要加以推廣。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透過此次論壇的跨領域合作與經驗分享,期待爲地方漁業注入更多創新技術元素,特別是在智慧養殖與氣候變遷應對策略上。論壇並邀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林幸助特聘教授,探討「藍碳」技術在永續養殖中的應用潛力,期望能爲地球的環境保護貢獻一己之力。

張麗善說,雲林縣政府爲發展永續漁業,除推動「藍碳」生態,也與中央氣象局簽定合作備忘錄,逐步建立氣象預系統,讓漁民面對未來可能的極端氣候,提早準備因應。另外也與南華大學合作進行碳足跡認證,以及與中興大學加強碳盤查,協助漁民永續經營、永續環境。

林幸助表示,「藍碳」是指封存於濱海植被、海洋藻類的碳,是一種自然碳匯,其中海岸紅樹林是極佳的碳匯樹種,其生長速度快、生命力強,還可與海爭地增加土地面積,雲林沿海有許多紅樹林,可以加以培育,讓發展漁業的同時也能淨零碳排,這是未來趨勢,也是永續漁業的契機。

會中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養殖系教授鄭安倉,針對極端氣候條件下的養殖對策,解說「氣候服務」在漁業領域的應用前景,透過科技提升水產養殖的友善競爭力。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副教授李柏蒼,則說明如何運用科技,強化漁產品加工與行銷,提升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