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啓動「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將成全國循環經濟示範

爭取中央補助自歐洲雲林縣府自歐洲採購原裝「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新設備,可有效提升垃圾篩分品質,有利於後續能源化。(雲林縣府提供)

雲林縣府採購「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新設備,包括奧地利原產的單軸破碎機、滾筒篩、瑞典原產的打包機已運抵臺灣,目前正在測試,縣長張麗善(中)前往視察。(雲林縣府提供)

雲林縣府取經歐洲最新垃圾處理新思維,即利用移動式設備處理垃圾,採購3項符合歐盟規範的核心設備。(雲林縣府提供)

分篩後的垃圾將成爲固體再生燃料的原料。(雲林縣府提供)

雲林縣府積極提升縣內垃圾自主處理能力,爭取中央補助自歐洲採購原裝「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新設備,包括奧地利原產的單軸破碎機、滾筒篩、瑞典原產的打包機,這3項全臺唯一的最新設備已於10月運抵臺灣,目前正在測試中,未來將有效解決各鄉鎮市垃圾堆積的風險與壓力。

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全套設備組裝完成並上線後,預計每天可處理200噸家戶垃圾,經過開袋、篩分有機物、金屬、雜質等程序後,約可產生120噸固體再生燃料(SRF)原料,未來依使用端的需求,再製成品質更高的產品。

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縣府取經歐洲最新垃圾處理新思維,即利用移動式設備處理垃圾,採購3項符合歐盟規範的核心設備,除可處理一般垃圾,更可依照不同組合處理傢俱、廢木料、彈簧牀、可燃性營建廢棄物的破碎與篩分作業。

她說,對比國內目前類似的篩分作業系統,雲林縣府最新採購的設備有更優異的機動性與不同機械組合,更可有效增加掩埋場的空間。縣府除採購設備外,結合委外代操作專業廠商的細篩分設備,可有效提升垃圾篩分品質,有利於後續能源化,使垃圾依照不同特性有效再利用,將成爲全國循環經濟的指標示範。

張喬維表示,「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最大的效益是提升燃料品質且穩定燃料產能,增加發電鍋爐的廢棄物衍生燃料摻配比例,減少燃煤使用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符合國際時勢及中央政府廢棄物資源化的循環經濟目標。

目前雲林縣家戶垃圾仍須仰賴外縣市焚化爐協助處理,張喬維表示,建置廢棄物自主處理能力刻不容緩,縣府自2020「零廢棄資源化系統」(Z.W.S)到2022「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系統」循序漸進且踏實的建構垃圾自主處理之路,賦予廢棄物能源化價值,創造出另一種型態的循環經濟模式。

張喬維說,目前規畫把這套設備進駐斗南掩埋場使用,之後移動到縣內各垃圾掩埋場,快速解決各鄉鎮市垃圾堆積的風險與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