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稻田運動會 大小選手全變泥巴人

雲林縣稻田運動會水田拔河比賽,每隊派4人上場,選手們覺得手腳都很不聽話。(周麗蘭攝)

雲林縣幾個小農團體23日在大埤鄉西鎮村農田舉辦首次「稻田運動會」,在水田裡拔河、相撲,從裁判到選手每個都變成「泥人」。主辦單位表示,未來每年將在2個鄉鎮舉辦2場活動,推廣雲林縣各鄉鎮特色。

稻田運動會有共有20、30名大人小孩組隊參加,比賽拔河、相撲、搶旗,不少人第一次打赤腳走入水田,雙腳陷入泥巴時大喊救命,尖叫聲此起彼落。

相撲比賽規則派出1男、1女、1孩童參賽,以推抱方式把對手推出線外就贏,參賽者在泥田中捉對廝殺,每個都摔得全身都是泥,笑聲比尖叫聲大,小朋友玩得最嗨。

水田拔河比賽每隊派4人上場,選手們雙腳陷入泥裡其實很難出力,有些索性坐在泥巴里不動,反而容易施力,不論輸贏全部變成泥巴人。搶旗比賽爲每隊派出2大人、2小朋友,背靠背綁繩,看誰搶到旗幟獲勝。

運動會一開始由青農向現場大人、小孩介紹感恩稻田的相關敬天儀式,包括割稻前焚香謝天謝地、中秋節時插土地公拐;接着示範傳統綁稻子的割稻方法,午餐品嚐大埤道地酸菜湯割稻飯。

主辦這場別出心裁稻田運動會的「虎珍堂」、「有朝一日西螺小農」表示,藉此活動推廣雲林的美好事物、景點、農特產、風土民情。

虎珍堂說,未來每年都要在2個鄉鎮舉辦2場活動,23日第一場選在大埤西鎮村舉行,是因爲大埤鄉是國內種稻產米最大的鄉鎮,以「稻田運動會」呈現;第二場今年9月會在文蛤產地臺西鄉舉行,帶大家摸蛤兼洗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