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製造會替代中國製造嗎?

可見,越南製造如今雖然深受打擊,但它已經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加之我們看到不少工廠因爲薪水、廠房租金等原因搬遷至越南,這不禁讓人感到:越南製造會不會趕上甚至替代中國製造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們看看進出口數據的對比就知道了:

另外,還有個數據更加微妙,那就是越南往往把從歐美賺回來的美元又返回給中國了。比如2020年前11個月,越南出口額是2546億美元,進口額是2345億美元,順差201億美元。要知道這樣高的順差,已經是越南歷史最高記錄了。

而越南最大的順差來源是美國,對於美國總出口總額是699億美元,歐盟322億,還有東盟、韓國和日本各自在100億美元左右。

2016年左右,我去孟加拉國出差,恰好碰到了一個老鄉,是做成衣製造的,於是,我們就開始聊了幾句。

其實,孟加拉制衣業表面上紅紅火火,但孟加拉國卻並沒有因此發展起工業。這話看起來很矛盾,但這確實是個不爭的事實,因爲孟加拉國製衣業的發展是完全建立在中國出口的基礎上的,從布匹,染料到機械,全部來自中國,是“全部”。

要知道,很多人把課本上工業發展路徑的“手工業-輕工業-重化工業”理解成從手工業發展到輕工業再發展到重化工業,其實是不對的。

可以說,重工業是輕工業發展的基礎,輕工業是重工業進一步發展的推動力。如果你連基礎都沒有,那你拿什麼發展輕工業?無非就是“虛假繁榮”罷了。

目前來看,中國在製造業上有一個優勢,暫時還是沒人能夠動搖的,這個優勢就是足夠的產業工人。

以越南來說,它就不可能擁有一個相對完整的工業鏈條。這就意味着,它的生產會非常依賴於國際貿易的協調,一些自然的,非自然的因素的影響,都會成爲其生產的不確定性因素。以他的體量,只能成爲大生產中的一環,而不是主體。

真正從體量上看,可能對中國製造地位造成威脅的是印度,因爲只有印度纔有可能提供這麼多的產業工人,容納一整個的,環環相扣的工業鏈條。但是印度也只是可能提供,而不是能提供。

現代製造業是個龐大複雜,分工明確的體系,這需要在規模化市場中長時間孕育才能逐步成型,而越南等一衆發展中國家都沒有這個條件,只能接受少數行業極端外圍的加工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