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70家房企撤銷境外信評 碧桂園也跟進

對此趨勢,IPG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稍早分析,當大陸房企放棄評級,意味放棄在公開市場發債融資的機會,這本來也是當今房企無法實現的事情,如今放棄評級也就等於減輕爲維護評級的負擔。

由於在地產下行期,境外評級機構對大陸房地產行情持續悲觀。從去年的被動下調評級,到如今的主動撤銷境外機構評級,房企對自家信評下調已看得越來越輕。

而近日大陸房企巨頭之一的碧桂園,也投下撤銷標普信評的震撼彈,並對外說明,公司基本面沒有發生重大變化,9月在境內資本市場完成再融資,並強調本次評級撤銷不會觸發公司存量債務的加速清償條款,不會對償債、融資能力產生負面影響。

實際上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下半年至今,已有包括陽光城、佳兆業、新城、融創、龍光、寶龍等在內約70家大陸房企向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申請撤銷評級。其中的恆大、陽光城、中樑控股與佳兆業集團等,更是與三大機構完全取消合作。

據樂居財經報導指出,信用評級的核心作用在於揭示債務的信用風險,減少資訊不對稱,同時有利發債人拓寬融資通路來降低融資成本。在房企鼎盛時期,來自標普、惠譽、穆迪三大國際信用機構的評級是必爭的光環。  但如今大陸房企的境外融資通路基本被堵死,因此境外評級失去意義,若評級被下調,反而會對房企造成衝擊。據克而瑞最新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0月大陸房企的境外債權融資額爲0,是近年首次出現單月沒有房企進行境外債權融資,凸顯境外發債幾乎已停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