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通張永昌 獲頒 第20屆 科技管理獎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理事長羅達賢(左)將2018年「科技管理獎」,頒給遠通電收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右)。圖/顏瑞田

遠通電收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張永昌,歷經ETC「被罵到臭頭」,虧損高達46億元的低潮,決心打掉重練,進而帶領遠通電收,從數位化到數位轉型,成功打造數位車經濟生態產業鏈。如今,遠通電收不只是國內數位車經濟的龍頭,許多國外的政府和企業,更是聞風而來,希望將數位轉型經驗與技術「整廠輸出」,一躍成爲國際新星。

張永昌:數位轉型應從「需求鏈」出發 打破「供應鏈」思維

張永昌獲邀參加臺灣科技管理協會發表專題演講時強調,在科技推動人類與產業進入物聯網的時代,全球科技管理髮生前所未有的重大轉變,引發產業着手轉型,避免遭到浪潮淹沒,這是一個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時刻。

其中,從2018年開始,最重要的議題是從「數位化」(Digitalization)到「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從「供給面的經濟」(Supply Side Economy)到「需求面的經濟」(Demand Side Economy)、從「數位管理」到「數位領導力」。

張永昌強調,目前全球產業都共同面對「數位科技」的衝擊與「數位轉型」的壓力,但這是企業領導人無可迴避的改變,必須勇於面對這個產業轉型新趨勢。

他說,企業擁有「數位化」能力並不夠,若數位文化尚不成熟,管理階層也會對先進數位科技的商業價值,抱持懷疑的態度,除了整體缺乏願景,跨部門的協調也將嚴重不足,因此,企業負責人必須帶頭,宣示並落實執行強大且明確的願景,建立跨部門的治理,厚實數位文化,展現強而有力、企業明確發展方向的「數位領導力」。

「數位化」與「數位轉型」不能混爲一談

至於「數位化」(Digitalization)和「數位轉型」(Digital Transformation),到底有何差異?張永昌指出,「數位化」就是利用數位科技,提升作業流程效率,而「數位轉型」則是利用數位科技,啓發創新的商業模式,「這是一個全新的創新思維」,二者截然不同,因爲,只有「數位轉型」才能從「需求面經濟」出發,瞭解、滿足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也是企業未來是否能夠開創藍海經濟的成功關鍵。

他強調,在「供給面經濟」的時代,產業具有清楚分類,公司價值取決於擁有的資產,但是,在以客戶爲導向的「需求面經濟」時代,一家公司的價值,則取決於該公司跟客戶之間擁有多少互動與規模,因爲,在「需求面經濟」的世界,產業的分野,已經日漸模糊,不同產業之間,具有相鄰與橫向競爭的特性。

許多國際企業因能洞燭機先,成爲「數位轉型」新營運模式的成功者,包括美國時尚專業零售商Nordstrom,串連不同事業單位,提供顧客個人化、不中斷的多元通路體驗;電梯公司Schindler經過數位轉型,從設備製造商變身爲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提供者,訪客只需透過智慧行動手機條碼掃瞄,就能直接通過安全門,並立即通知屋主做好電梯流量與安全管理。

eTag 應用廣泛 臺灣「數位車經濟」新契機

談及國內成功數位轉型的案例,首推目前國內車輛使用率高達94%的eTag,這是臺灣企業「數位轉型」營運模式的創新典範。

張永昌說,遠通電收從2006年正式開啓我國高速公路ETC電子收費數位化時代,並在2012年5月引進eTag,希望能借此推動高速公路之「數位轉型」,引領進入「全民行動服務」的時代,過程中,卻遭到各方不同聲浪的抗議與指責,可以用「被罵到臭頭」來形容。最後,他以當時最新規格的RFID技術規劃啓動「數位轉型」,獲得徐旭東董事長大力支持,自此建構創新營運模式。

事實證明此一創新決策是成功的,目前國內eTag使用率已高達94%,客戶滿意度也高達94%,車輛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平均每輛可節省15分鐘,以每日150萬輛車次計算,「一天就可以幫臺灣節省42.8年,時間效益極高」。

在環保效益上,從2013年12月底累計至今,大約節省4.3億公升的燃油使用,同時減少100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當於2720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年吸碳量,此外,由於廢止紙本回數票,原本堆疊起來的高度,恐將高達147億立方公分,等於4814棟臺北101大樓的用紙,全部節省下來。

張永昌表示,因eTag系統「數位轉型」的創新營運模式,已立下成功典範,全球目前已有至少6個國家採用eTag系統,更有200多個國外團體,前來臺灣取經,希望整廠輸出到國外建置。

張永昌強調,由於eTag代表車輛身份也代表車主,因此,eTag系統將可廣泛應用在高速公路之外,協助臺灣打造「數位車經濟」產業生態圈,從車隊管理、政府治理、車輛產銷、銀行保險,一直到停車、旅遊、導航等車輛出行,都納入數位轉型的產業新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