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印跡” | 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歐陽自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學家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爲科學技術進步、人民生活改善、中華民族發展做出重大貢獻,譜寫了一曲從科技救國、立國到科技興國、強國的壯美時代之歌。

爲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海淀區科協精心策劃拍攝了《印跡——共和國院士風采》系列微紀錄片,從大量採訪中精選院士們對祖國、對科學的熱愛之情和對青年人才成長的殷切期望,讓人深受教育、深感震撼。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七一”到來之際,北京市科協推出“院士印跡”欄目,重溫老一輩科學家嚴謹務實的科學精神和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投身科學事業,在全社會形成“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風尚。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的“印跡”。

在天與地之間

有一段遙遠的距離

他始終用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來激勵自己

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奮鬥

縮短了天與地的距離

帶我們進入了浩瀚的太空畫卷

他就是中國月球探測工程首席科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被譽爲“嫦娥之父”的歐陽自遠

“你們要去喚醒沉睡的高山

讓它們獻出無盡的寶藏”

歐陽自遠被這句話深深地打動了

20世紀50年代

歐陽自遠考入了

北京地質學院礦產勘探系

他決心一定要學地質,爲國家找礦

當一個人跟國家的需要聯繫起來的時候

他就有無限的推動力和積極性

從青年時代起

歐陽自遠的科研道路

就與國家需要緊緊聯繫到一起

1964年

歐陽自遠接受了一項特殊的任務:

爲中國地下核試驗場地選址

要求爆後不能污染地下水

歐陽自遠組織了一支

多學科的研究隊伍

歷經4年的野外地質調查

與實驗室各類模擬實驗

順利完成了任務

歐陽自遠還有另外一個夢想

那就是開闢中國的太空時代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

拉開了人類空間時代的帷幕

中國的太空時代何時到來

該如何準備?

這些問題在歐陽自遠的心裡

早早埋下了種子

可當時中國沒有科研實力

拿到珍貴的太空樣本

歐陽自遠便把目標瞄準了

“天外來客”——隕石

1976年

吉林省境內發生了一次

歷史上規模罕見的隕石雨

歐陽自遠帶隊前往當地現場考察

隨後發表的100多篇論文

奠定了中國天體研究的基礎

1994年

歐陽自遠等專家開始論證

探月工程的可行性

到2004年

第一期繞月探測正式立項

這一刻在他的時間表裡

足足準備了四十多年

2007年,嫦娥一號發射升空

它被月球軌道成功捕獲的那一剎那

讓歐陽自遠難以忘懷

這一幕被定格在了中國探月的歷史中

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

歐陽自遠就通過舉辦講座等形式

爲大衆破解科學之謎

歐陽自遠滿懷熱情地

投入大衆科學普及事業

特別是向廣大青少年兒童

普及科學知識

傳播科學思想

弘揚科學精神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再通過視頻瞭解一下他吧!

北京市科協融媒體中心製作

撰文/劉大珩

視頻來源:北京市海淀區科學技術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