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射轉陷陣:西漢時代的騎兵戰術演變
西漢兩百餘年曆史中,騎兵無疑是當之無愧的戰力核心。但在王朝建立之初,無論馬政還是騎兵戰術本身都相當差勁,不得不靠強行惡補來實現逆襲。本文就將爲大家呈現這段發展歷程。
早在楚漢相爭時期,劉邦和項羽集團都十分重視騎兵作用。奈何多年來的戰爭破壞,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經濟凋敝,讓漢初的馬匹保有量將至歷史最低。以至於皇帝湊不齊四匹相同顏色的馬,而大臣們更是隻能坐牛車代步。在部分極端地區,一匹馬的價格可值百金。
受此影響,早期漢朝軍隊只能仰仗步兵,無力組建大規模騎兵或戰車部隊。在首次對抗匈奴的白登之戰,御劍親征的漢高祖就險些淪爲俘虜,靠重金賄賂才死裡逃生。此後,匈奴方面也意識到漢軍防禦體系存有巨大漏洞,頻頻發動邊境掠奪。
既然要強化騎兵戰鬥,首先就必須有足量戰馬做支撐。故而西漢王朝將養馬視爲國防事業之重,一面韜光養晦急需實力,一面給養馬業給予相當方便。例如在西起甘肅, 北至內蒙、向東延伸到遼寧的廣大地區內,建設一系列大型養馬基地。同時,積極從烏孫、康居等西域強國進口優秀馬種,以便對體形小,、速度慢、還不耐飢寒的中原馬進行血統改良。
直至漢武帝后期,還會爲獲得汗血寶馬而出兵十萬出征大宛。最後,連坐擁大片天然草場的匈奴都會來搶奪,算是對漢朝馬政發展的最佳肯定。
與此同時,西漢的民間養馬也在朝廷支持下快速發展着。漢景帝時期就頒佈過“復馬令”,規定任何人養馬可免家中的3人徭役。要知道在同時代,擁有九等爵位也不過可免1人徭役,可見當局對馬匹保有量的重視程度。此外,漢景帝還授意官府將母馬借給民間配種,利息則是繁殖出來的小馬。這才讓漢武帝當政時,可以實現衆庶街巷有馬, 籲陌之間成羣的喜人景象。
當然,發展騎兵並不限於養馬一項。西漢規定每個騎兵兵源,都必須是經過培訓的“教士”。即使如此精挑細, 仍要進行非常嚴格的培訓。因而在漢初流行的兵書《六韜》中,就要求騎兵必須能在各種環境下騎射周旋。而且講究因地制宜,主要徵召那些身材高大、生活習俗接近戎狄的邊民。另有長城外的牧民,也是擴編騎兵隊伍的重要兵源。其中不乏弓高候韓頹當、公孫渾邪這種爲漢朝建功立業的名將。
到漢武帝時,劉徹爲加強中央權利、應對頻繁的戰爭,開始更大規模的軍事改革。首先是用2000烈士後裔訓練的“羽林孤兒”,組成建章營騎,也就是後來的羽林騎。接着爲加強京師戒備,又設立爲數5000的八校尉。
其中,越騎校尉、長水校尉、胡騎校尉和屯騎校尉,有半數都是騎兵隊伍。即使去掉不常置的胡騎校尉,邊區牧民佔比也高達2/3。至於漢民爲主的屯騎,則是上述所有騎兵部隊的核心,更是後來爲劉秀建立東漢王朝的突騎前身。
在戰術層面,西漢早期的騎兵主要傳承先秦風格。這點可以由廣爲流行的《六韜》中窺見,即在強調騎兵作用的同時,仍沒有放棄古老的戰車隊伍。尤其是強調不可用騎兵去攻擊敵陣的論調,恰恰說明他們仍和過去一樣,主要負責騷擾、偵查等輔助任務。另有出土於陝西咸陽楊家灣的彩陶兵傭,其中的騎兵陶俑數量佔總數的20%,已經自成一個方陣,卻多爲沒有任何護甲的隴西蠻族。僅有8%的騎傭裝備簡單盔甲。而且所有騎兵俑都以騎射爲作戰方式,自然不能承擔主力攻堅職責。
正因如此,漢朝軍隊必須採用各類揚長避短措施,嚴格制定車陣戰術,再配合有利地形來削弱匈奴優勢。比如著名的飛將李廣,曾在鎮守邊關時帶數百騎兵出塞追捕來犯匈奴,豈料得勝回城的途中遭遇數千大軍包圍。眼看對手十倍於自己,還成功佔領高地優勢,李廣只能命部下在距離不到二里的地方下馬,所有人準備結陣應對。結果,不善步戰的匈奴反而擔心,判定沒法取勝後就主動撤退。雖然這只是一個迷你案例,卻足以反映出西漢將領的部署習慣。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派名將衛青霍去病帶兵,大舉出塞和匈奴進行決定性會戰。後者不按套路出牌,讓衛青親率50000騎兵孤軍深入,獨自遭遇匈奴單于的主力部隊。面對如此巨大的兵力劣勢,衛青立即命令士兵用輜重車輛結成營地,等穩住陣腳後再與敵軍接戰。結果等戰事陷入膠着,現場突然颳起沙塵暴,讓依賴騎射戰術的匈奴能力大減。漢軍騎兵則趁機展開左右迂迴,利用低能見度迷惑對手。匈奴人因此無法判斷情況,非常擔心陷會入包圍網,不得不主動放棄戰鬥。
此外,優秀裝備也是西漢騎兵的制勝法寶。面對從小訓練騎馬射箭的匈奴,主要利用訓練簡單且威力較大的弩來彌補。常用的3-4石的蹶張強弩,其拉力按現代標準可有90-120公斤之間。儘管不能在馬上直接拉開,卻可以在下馬步戰時操作,用威力強大的1-2輪齊射重挫對手。近戰武器則多爲精心鍛造的環首刀,長度可達1米,還在韌性和硬度方面都勝過青銅短劍。所以,使用者能夠在近身交鋒中佔有相當優勢。
此後,西漢逐步嘗試發展重騎兵,配發長戟這種刺勾啄皆可的武器。由於2米多長、頭部更是重達1斤,故而揮舞起來威力巨大。但因爲馬具發展不完備,只有少數武藝高強的勇士才能駕馭。一直到西漢後期,高橋馬鞍開始被引入。這才讓在士兵坐在馬上更爲穩定,也不容易在格鬥時輕易落馬。於是,光武帝劉秀麾下的幽州突騎便開始揚名天下,順便將漢軍騎兵提升至更高水準。
至此,西漢騎兵已完成歷史性蛻變。從先秦時期的步兵附庸,搖身一變爲絕對的武力核心,並且將該結構延續達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