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母親,難以言說的痛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內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5月22日,袁隆平逝世一週年祭日,

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是中國乃至世界農業上,

一顆光芒萬丈的巨星。

袁老功績赫赫的一生中,

從未在意過名和利,

唯一永遠難以言說的痛,

便是他的母親:華靜。

從這位母親的人生歷程中,

我們可以看到,

什麼是真正的教育,

什麼是真正的貴族。

袁老種了一輩子水稻,

他黑黑瘦瘦,

很多人可能認爲他就是個農民出身。

但事實並非如此,

相反袁老家世極好,

祖父是江西省第一屆議會議員,

父親袁興烈當過高等小學校長,

而他的母親華靜,

出生於江蘇鉅富之家,

是當時上流社會的名媛。

幼年時,

華靜被父親送到英國教會學院讀書,

接受了一整套的西方文化教育,

不僅能夠講得一口流利英語,

還知書達理,極具氣質和內涵。

令人非常欣賞的是,

華靜雖出身不俗,

卻絲毫沒有大小姐的驕奢之氣,

一向平易近人,溫柔寬厚。

她雖接受西方教育,

卻始終不忘根在哪裡,

在學院畢業後,

沒有留在國外安逸享樂,

而是回到戰火紛飛的國內,

來到袁興烈所在學校當英語老師。

這樣端莊大方,

內心又堅韌愛國的華靜,

吸引了袁興烈。

兩人相知相愛,結爲夫妻,

他們一生有五個孩子,

第二個孩子便是袁隆平。

袁隆平在北京協和醫院出生,

接生的是萬嬰之母林巧稚。

而小隆平出生之際,

正逢日本全面侵華前夕,

戰火的熾熱和烈風,

在華靜和袁興烈的心裡掀起抗爭熱血。

保家衛國,匹夫有責,

袁興烈棄筆從戎,

加入軍隊抗戰。

丈夫征戰沙場,

作爲六個孩子的母親,

華靜把自己的心血,

全部傾注在了他們身上。

袁隆平曾說,

我的母親對我影響很大,

她是規規矩矩的人,知書達禮。

都說一個家庭影響一個人成長,

一位好的母親,影響三代人。

袁隆平的啓蒙教育,

正是來自於母親華靜。

很小的時候,

袁隆平撿來一塊亮晶晶的石頭,

回家後拿給母親看,

興沖沖問這是不是鑽石?

華靜告訴他,這個不是鑽石,

因爲鑽石的色澤真實而自然,

就像人生的色澤,也要真實而自然。

他問:“什麼是人生的色澤呢?”

華靜笑着說:

“虛榮不是,浮華也不是;

得意的臉不是,驕傲的心也不是;

名位不是,權勢更不是。

人生的色澤不是別的,

是專注於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是最美好的道德品格。”

華靜,

從一位名媛到母親的角色,

她把自己認爲的貴族品德,

傳遞給下一代,

真正的貴族,不是有錢,

是受過良好的教育,

有着高尚的情操與驚人的智慧,

在任何環境中,

都知道如何活出鑽石般的色澤。

袁隆平沒有留過學,

卻能說流利的英語,

這來自於小時候母親的諄諄善誘。

華靜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起,

一直教他們學英語。

其實那個年代,讀書都成問題,

更別提學什麼英語,

但華靜,

始終站在一個很高的格局上,

學習,是爲了開闊孩子們的視野。

袁隆平後來曾說,

英語對自己的科研大有裨益,

他高中英語水平就不亞於一個大學生,

尤其後來從事水稻研究,

當自己的新想法,

與科研成果需要在國際上交流時,

⾃然也少不了用英語介紹水稻育種。

由於水稻育種專業性強,

需要專業英語詞彙,

即使專業翻譯,

也難以做到貼切準確的翻譯。

這就更需要專業的科研人員 ,

能具備對英語翻譯的掌握。

而袁隆平自小就會英語,

功底紮實,

在國際學術交流中,

能輕車熟路直接用英語交流。

他曾這樣說過,無法想象,

若是沒有母親的英語啓蒙,

他要如何在閉塞的環境中,

用英語閱讀到世界上最先進的文獻,

又如何能以超越時代的視野,

追尋到遺傳大師,

孟德爾和摩爾根?

袁隆平,左

而六歲之前,袁隆平一直住在城裡,

沒有去過鄉下,更不曾見過什麼莊稼。

但他卻用農業改變了一切,

袁老曾說:

“他們說,我用一粒種子改變了世界,

我知道,這粒種子,

是媽媽您在我幼年時種下的!”

六歲那年,

華靜帶着袁隆平去了農村果園,

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農業。

那是什麼水果,莊稼什麼樣子,

他已經記不清了,但腦子裡,

卻牢牢記住了母親的一句話:

“孩子,

我們餐桌上的糧食是土地裡長的,

身上的衣服,

也是土地裡長的棉花做的,

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土地。”

這一番話,

在袁隆平心裡刻下了一份,

來自大地的深情,

慢慢凝聚成了投身農業的種子,

直到未來有一天,

成爲了影響全人類的參天大樹。

抗日戰爭爆發後,

袁隆平目之所及,

再也沒有一片和平的土地。

逃難路上,幸得母親庇佑,

爲全人類,

保住了這位偉大的農業科學家。

當看到山河破碎,哀嚎遍野,

華靜平靜地對兒子說:

“戰火雖然可怕,

但絕不可以自甘墮落。”

母親的話,

在袁隆平心裡烙下報效祖國的印記,

他自那時起就立志,

“弱肉強食,

我們國家要想不被人欺凌,

一定要強大起來!”

袁隆平要想強大,要想成才,

要想實現夢想,

教育是本,

在教育這件事上,華靜從不吝嗇,

亦不退卻。

民不聊生之時,

存活都是很艱難的事情,

更別提能堅持上學了。

但華靜爲了袁隆平能有書讀,

不斷地給他換學校,

小學換了三所,中學換了三所,

她重視教育的程度,

不亞於孟母三遷。

而維持學業還不算什麼,

在硝煙四起之時,

華靜堅持讓袁隆平學小提琴。

她不看重成績,

卻非常看重孩子的品德與情操。

她有一句名言:

“孩子的智商如同寶庫,

唯有品德和情操,

纔是打開寶庫的鑰匙。”

小提琴伴隨了袁老一生,

每當他遇到科研難題,

或者疲累之際,拉一曲小提琴,

便是放鬆下來的唯一慰藉。

華靜希望的袁隆平,

非大富大貴,

而是一個人格健全,情操高雅之人。

19歲那年考大學,

袁隆平面臨人生中第一個重大選擇,

父親希望他可以從商,

但他自己心中的農業夢,

已經令他深深熱愛土地上的一切。

母親華靜,

察覺到了兒子高遠而獨特的志向,

在長談之後,

給了袁隆平無限支持和鼓勵。

就這樣,

袁隆平下定決心報考了西南農學院。

大學畢業後,他要到湖南,

一個偏僻的農業學校當老師,

第一次遠離母親,

他在回憶錄中這樣寫道:

我要去工作了,您的臉貼着地圖尋找,

手指順着密密麻麻的細線,

找了很久,

才找到地圖上這麼一個小點點。

當時您嘆了口氣說:‘孩子,

你到那兒,是要吃苦的呀……’”

他不知道,

母親能爲他付出到何種程度。

爲了袁隆平,

華靜這位養尊處優的大家閨秀,

不遠奔波來到了他所在的地方,

親自照顧他的起居。

袁隆平在懷念母親的文章裡,

傾盡感激:

“爲了我,爲了幫我帶小孩,

把您也拖到了安江。

最後,受累吃苦的,是媽媽您哪!

您哪裡走得慣鄉間的田埂!

我總記得,

每次都要小孫孫牽着您的手,

您纔敢走過屋前屋後的田間小道。”

華靜之育子,

是尊重袁隆平的選擇,

更許以似海的母愛支撐。

身爲一代頂天立地的科學家,

袁隆平,其實也失敗過。

科研的路很苦,

總是百轉千回仍不得成功結果,

有一段時間,

袁隆平總是試驗失敗,非常沮喪,

華靜看到兒子這樣頹廢,

再多的寬慰也無濟於事,

於是她只說了一句:

“敢於爲人先,敢於憑信前行。”

母親的一句話,

讓袁隆平豁然開朗,重拾信心。

其實在幼年,

華靜就已經注重培養兒子堅韌的性格,

在寫給母親的信中,

袁隆平說:

“無法想象,沒有您跟我講尼采,

講這位昂揚着生命力、

意志力的偉大哲人,

我怎麼能夠在千百次的失敗中堅信,

必然有一粒種子,

可以使萬千民衆告別飢餓。”

華靜之育子,

要其堅韌不拔,披荊斬棘,

這般性格,最終成就了,

名震世界的一代“雜交水稻之父”!

而當袁隆平聲望登頂,

成爲受人愛戴的科學家後,

更加忙碌不堪,

他也經常通宵達旦地拼命工作。

華靜經常提醒他,矯正他:

“要懂得節制方得長久,

要鍛鍊身體纔有以後。”

其實在很小的時候,

華靜就讓袁隆平學習游泳強健體魄,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袁隆平一直記得母親的提醒,

勞逸結合,在90歲之際還能下田。

再後來,

曾經拉着她衣角的兒子,

已經成爲全世界的“雜交水稻之父”。

他的獎盃越來越多,

他肩負的使命越來越重,

他也越來越忙碌。

而他身後那個付出一切的母親,

一天比一天老了,

她不願過多打擾兒子,

因爲他重任在肩,

哪怕心中的思念彙集成海......

直到她永遠的離開,

都沒能見到兒子最後一面。

母親的離世,

是袁隆平心中永遠的,

難以言說的痛苦!

這個影響了他一生的女人,

這個站在他身後付出的女人,

爲全人類培育出一個偉大的兒子,

默默撒手人寰......

袁隆平爲她寫了一篇文章,

《媽媽,稻子熟了》,

看哭了無數人。

“稻子熟了,媽媽,

我來看您了

我從沒問過您有什麼難處,

我總以爲會有時間的

太晚了,一切都太晚了,

我真的好後悔,

媽媽,當時您一定等了我很久,

盼了我很長,

一定有很多話要與我說,

可我怎麼就那麼糊塗呢!

這麼多年,

爲什麼我就不能少下一次田,

少做一次實驗,

坐下來靜靜地好好陪陪您,

哪怕就一天......”

一代名媛,一代慈母,

她用柔弱的肩膀,撐起了一個家。

洗淨鉛華,誠而不暇,

家風清正,百代可興,

華靜,她用自己的教育方式,

讓袁隆平的夢想枝繁葉茂,

成就其功績赫赫的一生,

更因此福澤了蒼生黎民!

母親,

是一個家庭希望的根源,

而這樣一個家庭,

雖行走于田壟之間,

卻以高尚、品德、奉獻、偉岸,

成就真正的名門貴族之風!

今天,

在袁隆平院士逝世一週年祭日之際,

也請緬懷這位偉大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