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景工程公共化 陳衝:為下一代努力

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陳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陳沖昨接受中廣新聞網「千秋萬事」節目主持人王淺秋訪問,暢談對接任基金會的緣由及期待。他提到,願景工程「公共化」的意思就是「大家一起來」,讓臺灣更好,這不是專屬哪個媒體的事;目標就是讓年輕世代能有更好的未來。

陳沖說,三年前的中風讓他昏迷三天、住院一個月,「九死一生能讓人看清很多事」,一是撿回命了,就盡情享受人生;二是看看自己還有什麼「殘餘價值」能貢獻社會。他選了第二種。因此,當聯合報系董事長王文杉邀請出任願景工程基金會董事長時,他覺得想法契合,「這是該做的事,就當義工吧」。

陳沖也以他關心的金融議題爲例,指有些鄉鎮、村落竟沒有金融機構、ATM,「這種議題誰會關心?」但願景工程做了、也得到金管會迴應。

陳沖說,願景工程「公共化」並不容易,他曾向其他媒體提到「公共化」,迴應是「那不是聯合報的事嗎?」可能因願景十年成績「太成功了」,讓大家有這種定型印象,但董事會成員一半以上都不是聯合報成員,而是各界代表,更重視年輕人發言聲量。

陳沖指出,願景工程轉型爲基金會後,過去的議題仍會以新的角度持續關心。法人化有許多行政事務,期待年後願景工程基金會的新起步。「解決困難的事,是個藝術」,會努力讓基金會有點成果,讓臺灣進步,這是爲下一代而努力,歡迎關切自己未來的年輕人一起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