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臺灣資本市場 新微笑曲線成形

更多《面對面》新聞請上工商時報官網

臺灣資本市場 新微笑曲線成形

近年來國內資本市場數位化快速發展下,帶動年輕世代積極投入,過去偏重國人「退休最後一哩路」的理財市場,開始同步重視「年輕人第一哩路」的規劃,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表示,投資市場年輕化、數位化、多元化與重視永續發展的特性,不但爲國內基金市場帶來活水,新成形的「新微笑曲線」更牽動基金市場的發展方向。

身爲國內龍頭基金的元大投信,如何因應市場與投資結構的轉變,持續壯大成長?以下是記者專訪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紀要。

問:國內投資市場近年的轉變如何牽動投信產業的發展?

答:過去十幾年投資理財聚焦在低利環境下如何提高收益,國內基金髮展也在這樣的思維下創造了完備的基金商品線,且主要以提供投資人完成退休大計爲目標;但是觀察這幾年其他亞洲國家,例如韓國,開始推出親子教育基金。隨着年輕世代投入基金市場,愈來愈多國家針對人生各階段所需的現金流透過基金提供投資人完善的解決方案,退休成爲其中一個理財目標,旅遊、結婚、子女教育基金,年輕人及早投入基金理財市場,都是可能達到的目標。

年輕人第一哩路 投信新活水

臺灣資本市場投資人結構發展出現了「新微笑曲線」,也就是61歲以上的銀髮族比重最高,但是年輕世代的開戶數卻成長最快。

年輕族羣的加入爲市場注入年輕化、數位化、多元化與永續發展元素;而銀髮族偏好有現金流收益產品,而臺股高殖利率特性的臺股ETF、臺股基金,爲銀髮族提供良好的投資工具,因此他們傾向買進持有參與配息。

這意味着我們不僅要提供銀髮族面對退休理財所需的商品,也要滿足年輕族羣偏好數位化、高度認同ESG永續的投資理念;不能只專注協助退休族羣完成最後一哩路,當愈來愈多年輕人進入基金市場後,如何協助他們透過基金完成人生第一哩路,將成了投信產業發展的新活水,也在這樣的接軌過程中,預見了未來基金市場更多元的樣貌。

問:因應投資市場人口結構的轉變,元大投信在穩坐國內龍頭投信之後要如何更壯大成長?

答:我認爲人才、研發、風控績效、永續轉型等四大面向將會是未來元大投信的主要發展重點,也是再上層樓的關鍵。「人才的年輕化與國際化」不僅是元大投信的策略,也應是整體基金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因此培育年輕世代避免人才斷層成爲投信競爭關鍵;另外已經有19項發明專利的元大投信,必須持續創新、鼓勵研發,才能激化市場有更多活水。

年輕化+國際化 重中之重

另外,回到基金商品本質來看,績效與風險控管永遠都需要有更高的自我要求,也是持續壯大成長的根本。除了元大金控集團的奧援與品牌,元大投信必須透過嚴格的風險控管,追求更好的績效成績,才能進一步強化客戶的忠誠度和黏着度。

最後,近年來配合主管機關積極在做的永續轉型,也會是未來元大投信的發展重點策略,包括已經實施的綠色金融2.0、公司治理3.0、證券期貨的永續轉型策略,在完整的規範下,元大投信勢必盡全力配合發展。

元大投信如今已發展出APP提供客戶完整的資訊與客製化的服務,投資流程全程數位化,也是配合減碳的永續作爲之一,未來穩固龍頭市場地位,推動永續轉型刻不容緩。

問:美國升息與通膨牽動下半年投資市場,元大投信如何因應市場趨勢的轉變?

答:上半年其實臺股也創了新高,但是後來難逃美股重挫的衝擊。但是從各國資本市場來看,本國市場一定是最安全、最適合長線佈局的標的,從美國、日本的退休金配置都可發現,當地股市一定是核心元件,元大金控集團從過去34年就觀察到資本市場茁壯的同時和臺股連結應該是核心的策略思維,所以包括臺股基金、臺股ETF、連結臺股基金的保單都是發展的軸心,元大投信主被動基金也都是以臺股爲核心。

以臺股爲軸心下,元大投信從龍頭產業(優質企業)出發作爲長期投資的主軸策略,但經過2022年上半年股債資產大幅拉回,已經出現重押單一資產的風險提高,分散配置與重視資產品質的投資策略與思維必須隨之調整。

下半年投資 四大關鍵字

因此,「多元配置」、「分散幣別」、「優質資產」、「龍頭企業」,預期將是下半年投資市場關鍵字,掌握風險與品質、趨勢與機會,可望在接下來穩步參與優質股債復甦行情。因應市場變化,將在8月開募的「元大全球優質龍頭平衡基金」,就是希望投資人在升息引爆的市場劇烈波動下,仍能掌握穩健的投資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