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自己和解,人生下半場更精彩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道德國《南德意志報》網站近日發表題爲《“與自己和解的感覺真好”》的文章,作者是塞巴斯蒂安·赫爾曼。全文摘編如下:

約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學者、維齊爾(僅次於法老的最高級官員)普塔霍特普用象形文字寫道:“一個老人的生命盡頭是多麼痛苦啊!”這個典型的老人日漸虛弱,心跳越來越慢,越來越沉默。“他的智力減退,今天記不起昨天的事。”普塔霍特普描繪了一幅由痛苦、衰敗、喪失和虛弱構成的老年生活的圖景。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普塔霍特普是“衰退模式”的支持者。“衰退模式”認爲,人後半生的主要甚至全部內容就是損失——這種刻板印象至今仍被很多人認同。即使在今天,許多人仍將晚年和人生下半場的大部分時間視爲終場哨響之前漫長而痛苦的低谷期。

這種想法在古埃及或許成立,但在當今的富裕社會中,情況已經大爲改善,正如作家兼文學評論家埃爾克·海登賴希所說:“我們的老年生活將不同於我們的父母輩。過去的人到50歲就已老邁疲憊,如今許多八旬老人仍身心健康,每天都充滿活力。”

把握當下

心智健全的老年人雖然通常不如年輕人思維敏捷,但在其他方面具備優勢。老年心理學家漢斯-維爾納·瓦爾表示:“可以說我們在前半生認知速度更快,在後半生反思能力更強。”人一生中總會積累一定的知識,口頭表達能力、語言技能和理解能力通常也會逐年增長,直到55歲左右。此後,這些能力將基本保持穩定,甚至優於45歲及以下人羣的表現——這是美國認知研究專家蒂莫西·索爾特豪斯的一項研究結果。因此,從認知角度來看,大多數老年人有能力讓退休生活充滿意義和樂趣。

顯然,到了70歲,生兒育女、教育培訓或職業理想已經不再是大多數老年人關心的事,關注重心從成長與發展轉向維持現狀與規避損失。蘇黎世大學心理學家亞歷山德拉·弗羅因德表示:“這聽上去像是人生停滯,但實則不然。這也是一種適應和改變。”這個階段的重點問題是:誰是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我還想做什麼?我怎樣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

選擇範圍變小也有積極的一面:選擇的數量可能減少,但做決定的壓力也會隨之減輕。弗羅因德說:“這種有限性迫使我們專注。”瓦爾也強調,隨着年齡增長,人們顯然更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麼,不再漫無目的地奔波,而是有了某種專注的平靜和遲來的自由。儘管對新體驗的開放程度通常會隨着年紀增長而降低,但弗羅因德認爲:“這也可以被看作一種優勢,因爲人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不再需要嘗試一切。”

人在後半生也更可能將計劃付諸實踐,拖延的傾向會隨着年歲漸長而減弱。顯然,大多數人在沒有“死線”的情況下很難做成什麼,而終極“死線”無疑是生命的終結:人到晚年,“把握當下”似乎不再是一句空話。要立刻去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否則可能爲時已晚。對未來的期望越少,當下就越重要。

幸福秘訣

因此,老年階段似乎會出現某種“積極效應”——這是美國心理學家勞拉·卡斯滕森提出的概念。老年人積累美好體驗的動力更強。同時,研究表明,老年人比年輕人更能消化和克服負面經歷與壓力。海登賴希寫道:“與自己和解的感覺真好。”此外,自信、自控力和情緒穩定性也會隨着時間推移有所改善。抱怨變少,目標變明確,行動更多,磨蹭更少。因此,瓦爾認爲,老年生活還是爲“高質量的新發展”提供了條件。目標和願望可能變小,但也更容易實現,失敗也會減少:這聽起來像是幸福的秘訣。

瓦爾指出,大多數老年人並不需要更多物質財富。弗羅因德也在一項研究中發現,在老人心中,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通常比年輕人更小,至少在他們擁有一定的財富、無需再爲生計努力的情況下如此。瓦爾認爲,老年人甚至常將財富視爲負擔,他們的關注點從物品和地位象徵轉移到社會連結,例如密友與家人。瓦爾表示,老年人“非常善於維繫乃至進一步發展與身邊重要的、情感意義特殊的人的關係”。這當然是一種智慧的體現。

隨着年齡增長的顯然還有爲後人留下一些東西並回饋社會的意願。瓦爾認爲:“人到老年,價值導向的目標更爲重要,例如正義、感恩以及與他人共處。”利他主義和同理心通常在人生後半段更爲明顯,幫助他人的意願以及付諸實踐的可能性也會上升。瓦爾指出,在照護、志願服務、捐贈和環保等方面,老年人展現出的意願不比年輕人弱,甚至更強。弗羅因德說:“很多老年人都覺得有必要作出有意義的貢獻與回饋。”

不過,弗羅因德也指出,許多關於老年優勢的研究還是比較侷限,不應該從中勾畫出一幅積極到失真的老年生活圖景。然而,將老年負面誇大爲停滯、沒落、衰退與病弱的階段也是錯誤的。瓦爾認爲,這是一種“自毀的敘事”,無益於任何人,遺憾的是卻普遍存在。(編譯/鍾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