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學運有「奇妙牽連」 泰國女導演花6年拍攝

泰籍導演阿諾查蘇維查康彭,來臺分享電影作品創作歷程。(金馬提供)

金馬影展參展片《生命宛如幽暗長河》,泰籍導演阿諾查蘇維查康彭(Anocha Suwichakornpong)22日來臺與媒體進行茶敘。蘇維查康彭表示電影花了六年拍攝,前三年都在寫劇本。她認爲這部電影最主要想要探討「人如何記憶事情,記憶是如何復造社會與生活這個社會」。

電影描述1976年慘遭泰國政府血腥鎮壓的學生運動,1976年是她的出生年份,雖然自己對此事件沒有任何記憶,在社會也是個禁忌話題,但只要她一看到這個事件與年份,目光就會不自覺被吸引,覺得自己與這件事有種神奇的連結。

在泰國,若電影與政治議題有關極有可能無法上映,像是阿比查邦的《華麗之墓》。她解釋阿比查邦因爲想挑戰特殊議題,所以電影是根本沒送審,她可以理解阿比查邦不想再送審電影的原因,因爲過去送審曾有不太愉快的經驗。但她的電影有送審,也很幸運地過了,將在12月於泰國上映。

泰國當局近來對送審電影特別小心,因爲知道外界對此詬病,所以不太會直接駁回送審作品。上一部電影她將最低觀影年紀填「20歲」,當時有個15歲的小孩無法看,在電影院外面表示扼腕,所以這次她直接申請「15歲」觀影,沒想到就過了,讓整個團隊都非常訝異與興奮。

另外她也提到電影開拍時其實資金還未到位,金主覺得不想投資,因爲覺得電影太抽象、無法理解,直到看到部分影片後金主才比較有信心,即使如此仍然只有拿到40%的預算。也因此有些演員中途放棄演出。另外泰國政局邊拍也邊有有變化,電影必須跟着做調整。所以才讓整部電有花了這麼多時間。

提到電影最後男主角死掉,導演說除了是增加電影的戲劇性,另一個原因是現實生活中,該演員剛好生活上諸事不順,「我想如果讓他在電影裡死掉,可能現實生活中會讓他消掉一些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