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室別放止滑墊 國健署傳授5招打造失智友善環境

長輩最怕跌倒,尤其失智症患者因行動及認知功能退化,使用浴廁時更需要防範跌倒發生。(示意圖/Shutterstock提供)

全臺約有29萬名失智症患者,國健署建議從空間規劃、定位標誌、乾燥止滑、採光充足、日期時間等5方面着手,打造失智友善樂活環境。(王家瑜攝)

根據衛生福利部研究結果推估,全臺約有29萬名失智症患者,有8成5的失智者居住在社區,且多由家庭照顧。國健署提醒,失智症並非正常老化,需要及早診斷;專家提醒,長輩最怕跌倒,尤其浴廁是每天必經的環境,家屬可善用工具及小巧思,打造友善的居家環境。

根據衛福部統計,2020年失智症居國人死因第12位。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羅素英表示,很多人以爲失智症是正常老化,其實不然,親友可以透過10大失智警訊來檢視長者,例如重複買一樣的東西、東西擺放錯亂、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等,應儘早協助長輩就醫診斷。

如果家中有失智長者,國健署提供5招打造失智友善環境」,包括空間規劃、定位標誌、乾燥止滑、採光充足、日期時間等。羅素英說明,室內採光避免陰影或太強的光線,以免讓長輩產生不安全感,另外建議在家中擺放大的時鐘和日曆,有助於提升失智長者的時間空間認知。

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組長、建築師廖慧燕表示,長者最怕容易跌倒,尤其失智症患者更需要注意滑倒、絆倒、跌落風險,應設置適當照明和標示、淨空動線,並且正確設置扶手及防滑地板。

她進一步說明,地板如果是乾燥的通常不會滑,但是浴室、廚房和室外地板難以保持乾燥,建議選用防滑材料,或是貼上止滑條,但不建議使用小片止滑墊或地毯,由於未固定在地面上,仍可能打滑跌倒。

浴廁是長輩每天必經的環境,廖慧燕建議可在馬桶旁設置雙側扶手,或是單側設L型扶手或水平扶手;替換不同顏色的馬桶坐墊,幫助長者辨識位置;避免門檻或任何地面突起物,預防絆倒。她也特別提醒,失智長者的失禁機率是常人的4倍,可在浴室內設置櫃子擺放長者衣物,方便更換又能維護長者尊嚴。

國健署從107年起打造失智友善社區,目前全臺共有60處。國健署副署長賈淑麗表示,不只是無障礙環境,還必須是友善的,目前全臺共有1萬個失智友善組織及43萬名友善天使,可能是社區管委會,也可能是巷口的早餐店老闆;透過提升民衆對失智症的認知,「消除一切對長輩的歧視,提供老人家有尊嚴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