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深夜致歉,東方甄選何去何從?

"真的到了退休年齡了,後面的日子會跟做生意離得稍爲遠一點,我現在已經不喜歡自己在做生意的中間打拼了,我會遊山玩水"。

5月31日,許久未公開露面的俞敏洪在物美集團的抖音直播間露面,言談之間表露出對商業生涯的退意。面對現狀,俞敏洪總結道:"東方甄選現在也做得亂七八糟",透露出少有的疲憊和不滿。

一石激起千層浪,東方甄選股價在6月3日大跌10%。伴隨事件持續發酵,6月7日凌晨,俞敏洪發佈公開信,向東方甄選的客戶、股東和投資者道歉。

"儘管我已經年逾60,但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也會努力前行,和團隊一起堅持品質,把東方甄選帶上更好的發展路徑。"

持續八天的鬧劇,最終以俞敏洪道歉收場,但東方甄選的爭議依舊懸而未決。

東方甄選陷流量焦慮

事實上,拉長時間線來看,從1月10日股價最高點的30.3港元/股,到6月6日的14.96港元/股,東方甄選股價在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已經腰斬,市值從高點蒸發超過570億港元。

將東方甄選的問題全部歸咎於"小作文"事件顯然並不客觀。董宇輝的與輝同行仍由東方甄選100%控股,所有業績和利潤都歸屬東方甄選。

最直接的因素,還是得看賬本,東方甄選不可避免的陷入了流量焦慮。

1月24日,東方甄選發佈了2024財年中期業績。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總營收27.95億元,同比增長34.4%;但淨利潤僅爲2.49億元,同比下滑57.4%。

淨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在於東方甄選增加了大量的銷售和營銷開支,這部分支出從上年同期的2.3億元同比增加145%,達到了5.6億元。

目前來看,更高效的賣貨和變現是東方甄選的首要目標。爲此,公司在商業化和帶貨風格之間選擇了前者。爲了追求更高的GMV(商品交易總額),東方甄選的主播們採用不夠有"文化"但確實有效的叫賣式直播吸引消費者。

然而,俞敏洪曾公開表示,他看不起網絡直播間那些"買買買"的嚎叫聲。他理想中的直播,是心平氣和地對產品進行講解並傳播知識。

不過,行業變革的背景下,俞敏洪的理想主義無疑難以貫徹下去。

頂流退場,行業變局正發生

今年的618,頂流主播風光不再。

三隻羊公司發佈最新戰略調整,逐步淡化"小楊哥"的影響力;5月20日,辛巴開啓了賬號直播權限解封后的首場直播,宣佈自己的直播進入倒計時;李佳琦則直言今年618大促是"最難的一次",也面臨賣不動貨的尷尬局面;去年,羅永浩高調入駐京東創造了1.5億元的帶貨紀錄,今年他不僅沒有提前造勢,還直接缺席了交個朋友的京東和視頻號直播間;而自5月24日抖音啓動618以來,董宇輝僅有四天出現在直播間。

小楊哥轉型,辛巴隱退,李佳琦叫難,羅永浩失蹤,董宇輝冷淡。

離開直播的背後,李佳琦開設線下咖啡店,跨界參與綜藝節目;小楊哥涉足短劇製作,並大辦電音節;辛巴發力切片分銷;東方甄選開始文旅事業。

頭部主播們的"不務正業"無疑是行業的風向標,顯示出整個直播行業的生態正在悄然變化。

要理解這些變化,首先需要清楚這個行業的商業邏輯。

直播帶貨,何以暴利?

一場直播帶貨,離不開三大基本要素:商家、主播和平臺。

商家需要通過直播渠道將貨賣出去,主播需要利用流量變現,平臺則需要穩定的商業模式和孵化體系,以吸引更多賣貨主播並從中獲得持續的抽成收入。

除此之外,還需要一個關鍵的參與者——MCN機構。

上游,MCN機構擁有孵化和簽約主播的能力,並能夠對主播進行統一管理和培訓;下游,MCN機構對接品牌方,爲主播提供選品和整體營銷方案。

無論是李佳琦背後的美ONE、小楊哥背後的三隻羊、羅永浩背後的交個朋友,還是辛巴背後的辛選,都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也正是有了MCN機構的介入,直播帶貨的財富密碼纔算真正開啓。

不少網紅的電商直播間有一個共同特點:數據驚人,觀看人數動輒十萬甚至百萬。然而,真的有這麼多人整天守着直播間看廣告再買買買嗎?

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直播間的很多數據是假的,觀衆人數是刷出來的。

在直播過程中,MCN機構依靠刷單完成合同銷量,先拿到佣金,然後再將刷量買來的貨物分批次退還給商家。這也解釋了直播購物中退貨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未退還的貨物,則通過降價方式在團購、二手市場、電商平臺等渠道流出。

那麼,大網紅的數據總算可靠一些吧?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有影響力的主播反過來挾持商家,要求提供全網最低價,以給"家人們"謀福利。

在這種情況下,商家的直播帶貨利潤幾乎被壓縮殆盡。一場直播下來,產品要低價銷售,大主播的坑位費要給夠,佣金也少不了,還要提防MCN機構設置的各種合同條款。這種吃力不討好的買賣迫使商家降低產品質量或高溢價賣"假貨"。

這也正是近年來直播亂象層出不窮的原因之一,"頭部"主播的"翻車"也早已變得稀疏平常。其中,315晚會曝光的梅菜扣肉事件,包括東方甄選在內的多家頭部機構均被捲入。

不得不變的時刻到了

行業生態正在經歷深刻變革,這背後是商家、消費者和平臺合力的結果。

在過去的幾年裡,商家逐漸意識到,頭部主播和MCN機構的主要作用是清理庫存和推新品,但並不能真正幫助品牌盈利。因此,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佈局自播或擴大分銷渠道。

頻繁的偷稅漏稅、售賣假貨和言論失當等問題不斷曝光,這些負面事件讓公衆對直播帶貨愈發警覺,購買行爲也變得更加理性。

平臺方面,多家平臺開始加大對品牌自播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政策和流量扶持,以促進店鋪自主直播的發展。

市場變了,環境變了,他們不得不變。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規律,東方甄選也不例外。

當下,隨着直播帶貨的熱潮逐漸降溫,行業必將邁向一個更加成熟、理性的階段。62歲的俞敏洪將如何繼續帶領東方甄選續寫自己的故事,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