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陸生蔡博藝一起上民主課

陸生參選,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從2011年開始來臺灣就讀的這羣陸生同學,經過了三年的思想洗禮,到處認識臺灣社會,在不同的學校、研討會、演講座談的場合裡,他們聽着不同思想的論戰,從中得到自己的見解,也挑戰着他們從小到大的那套世界觀、價值觀。

這次要參選的陸生,說她是來臺陸生圈裡面最知名的人物也不爲過。淡江大學的陸生蔡博藝,來臺不到幾個月,就因爲一篇<我在臺灣、我正青春>的文章瞬間走紅於兩岸,這位同學的文字充滿犀利機鋒,但也流露出對於臺灣人情的溫暖感受。她寫了這篇文章之後,陸續有出版社找她寫書、寫專欄,甚至後來也有紀錄片導演爲她拍攝求學歷程及生活經過,得到了新北市紀錄片大賞首獎。

陸生民主意識萌芽

但是,真正讓蔡博藝認同臺灣這塊土地的價值,應該要算是她在我們學校裡參加異議性社團:「淡江五虎崗社」。她以這個社團爲起點,開啓了她的公民社會參與,從我們學校的學費調漲、女生宿舍費用調漲、社團強制學分化規定……無役不與,從中學習到了對於民主參與的重要性。身爲一個學生,她在校園裡面看到了制度不公平,於是產生了爭取學生權利的「權利意識」。

除此之外,蔡博藝也將她的關懷從校園裡延伸到學校之外,她關心我們淡水在地的淡海二期議題,關心士林王家文林苑的都更案,她從學生權利到土地正義,逐漸建立起了一種公民參與的概念。她曾經寫道:「關懷始於瞭解,身爲居民、身爲土地上的一份子,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去關心我們身邊的環境,這不是可供選擇的『權利』,不是可以『眼不見爲淨』的事,而是一種義務,身爲人類、身爲一個現代公民,我們人人都需要這樣的參與。」

感動臺灣公民社會

蔡博藝這種從瞭解、關懷到進而挺身而出的過程,感動了無數臺灣原本在社會議題上努力奮戰的「臺灣人」,當然,也包括我。而這些俗稱「社運圈」、來自各地的戰友,和蔡博藝形成了莫逆之交,以致於這次在蔡博藝參選學生會長的事件中,從三月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號召人物陳爲廷、文化評論家張鐵志、臺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等人,都力挺蔡博藝的參選。

他們之所以願意爲蔡博藝出聲,是因爲這次會長補選,我們學校的選委會作出太多小動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針對蔡博藝的國籍問題,刻意在選舉公報上增設過去所沒有的「國籍欄」,並在上面放上中國的五星旗。雖然選委會沒有明說,但明眼人一看即知,他們是要凸顯蔡博藝來自中國大陸,來自於臺灣多數民衆沒有好感、恐懼仇視的對岸政府。這樣的行爲不只顯示我們學校這票人的短視與淺薄,更意外掀起了臺灣社會對於陸生、以及對於兩岸關係的深刻論戰。

在過去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裡,爲了蔡博藝能否參選的問題,社運圈分成兩派,一派支持陸生參選,其理由很簡單,依照《大學法》的規定,具有學籍者即可參選學生自治組織,與國籍從來都不相關;更進一步講,讓陸生參與臺灣的校園民主,不只對於臺灣學生自己的漠不關心能夠有着很好的警醒和鼓勵,更能夠讓大陸看見臺灣的開放與包容,對於青年世代的民主經驗建立是一件正面有益的事。

翻轉兩岸關係認知

然而,反對蔡博藝參與的「死忠臺獨派」卻認爲,即使蔡博藝本人可以信任,但是如果此例一開,怎麼保證日後中國大陸政府不會派職業學生潛入臺灣校園,從學生組織開始全面滲透?基於這樣的擔心,他們認爲即使蔡博藝依照《大學法》可以參選,即使這是她的基本權利,但因爲兩岸政治對立因素,以及臺灣人對大陸的潛在焦慮,蔡博藝仍然不可以參選。

兩相對照之下,哪一種論點值得參考,應該顯而易見。前者基於法律允許,以及自由開放的自信心態;後者是對法律保障的權利視若無睹,只用想像的恐懼來說服自己和他人,簡直不值一駁。不過,臺灣的社運圈因爲蔡博藝的參選,有了一次內部的深刻對話,將彼此對於兩岸關係與臺灣前途的認識提出來公開交流,同時檢驗了相互對於人權、自由等觀念的理解程度。

於是,有許多人稱蔡博藝的參選是一場社運的照妖鏡,因爲有她的參選,讓我們這些自詡進步思維的臺灣人,被迫面對自己的不足、逼仄、以及狹隘。透過蔡博藝的參選,讓許多原本對大陸仇視的人,能夠釐清觀點,弄清楚他所反感的對象是政府而非個人,是官方而非民衆。

啓蒙臺生權利意識

同時,蔡博藝的校園民主參與,讓許多臺灣學生不得不面對一個尷尬問題:「連陸生都願意站出來爭取學生權利,那我們這些臺生難道還要漠不關心嗎?」於是,校園裡,大家開始讀蔡博藝的政見,去了解校園民主與自己之間的關係,這,難道不是一堂最好的民主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