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化舞團發表瑞芳瓶燈舞 延續瑞芳火把節傳統安全祈福

育化舞團發表瑞芳瓶燈舞,延續瑞芳火把節傳統安全祈福。圖/陳世偉提供

「育化民族舞蹈團」由比利時籍的戴立林神父創立,深耕瑞芳50年,並至全球五大洲150個城市表演,今天在瑞芳區民廣場發表「瑞芳樂舞四部曲瑞芳瓶燈舞」,現場擠滿民衆欣賞瓶燈舞,延續瑞芳火把節的傳統,改以安全祈福爲宗旨。

瑞芳老街文化觀光推展協會近年推展瓶燈藝術,將瓶子和燈結合,有「平安燈」的意味,也延續了瑞芳火把節的傳統,以安全祈福爲宗旨,感謝老礦工們對這片土地的貢獻,祈願家戶平安,「瓶燈舞」以此發想而來。

比利時臺北辦事處處長馬徹、新北市觀旅局主秘王國振、新北市文化局股長丘乃如、瑞芳區長楊勝閔均到場。馬徹表示,看到許多50年來照片中的人物今天仍在現場,非常感動,當年戴立林神父遠渡重洋留駐瑞芳的「大愛」,至今仍深深影響育化舞團的孩子。

戴立林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蘇維文表示,今年適逢基金會創立20週年,同時也是自1973年首次出國表演屆滿50週年,希望未來成爲瑞芳的藝文代表節慶。舞團規畫「瑞水金九」元素,創作地方特色的舞蹈。

「戴立林文化沙龍」邀集幾位認識戴立林神父及育化的講者與談。作家古蒙仁當年當記者採訪九份時認識戴神父,當年戴神父秉持「以人爲本」來協助社區發展,比臺灣的社區營造都還要早。

鄭春山老師著作許多水金九的在地書藉,不爲人知的是當年育化許多公文及報告都是他親筆代寫的,他憶及好友戴神父當場哽咽,令人動容。

今天下午同時邀請齊風藝術舞蹈團、艾秧樂集、精靈幻舞、德禎日本舞踊、Alida洛亦中東舞蹈團、愛琳Zumba有氧、瑞芳天主堂舞團」等,包含佛朗明哥、中東、日本舞、原住民、民族舞蹈、新住民等不同風格表演藝術團體演出,讓民衆一飽眼福。

育化舞團發表瑞芳瓶燈舞,延續瑞芳火把節傳統安全祈福。圖/陳世偉提供

育化舞團發表瑞芳瓶燈舞,延續瑞芳火把節傳統安全祈福。圖/陳世偉提供

育化舞團發表瑞芳瓶燈舞,延續瑞芳火把節傳統安全祈福。圖/陳世偉提供

育化舞團發表瑞芳瓶燈舞,延續瑞芳火把節傳統安全祈福。圖/陳世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