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失準?海葵路徑3天南修500公里 彭啓明解釋原因

中臺海葵持續逼近,但仍有民衆前往岸邊觀浪,讓人捏把冷汗。(圖/季志翔攝)

海葵在30日之前,都被預測會穿過琉球往西北移動,卻在接下來72小時「鬼轉」一路南修到臺東登陸。(圖/氣象局)

「奇台」海葵自30日以來,72小時路徑從琉球一路南修到如今將從臺東登陸,跌破各國氣象人員眼鏡,不少網友也開始質疑氣象預測的準確性,對此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彭啓明也做出解釋。

彭啓明在臉書發文「爲何海葵的路徑會在過去幾天變化如此大,從琉球修到臺東」,他表示,一切都和過去幾天發展的季風低壓帶環流有關係,而海葵就正好位在低壓帶中間。彭啓明貼出風場圖,直說大家多看幾眼,就能理解爲何和傳統有明確導引氣流的駛流特徵不同。

彭啓明說,氣象模式是電腦跑出來的結果,本來就會很不一樣,更和官方的路徑預測不同。建議還是看官方爲準,可以搭配其他國家預測來輔佐。

彭啓明強調,看模式要仰賴專業氣象人員的輔助資訊,如果拿預報模式來質疑官方的路徑,就像病人看醫生,卻拿ChatGPT的問診結果去問醫生,醫生只會很有耐心說「聽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