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兆!美國哨兵洲際飛彈 成本暴增37%慘遭調查

示意圖爲 LGM-35A 哨兵洲際飛彈,這是空軍最新的武器系統,也被稱爲「陸基戰略威懾」。(DVIDS)

美軍工巨擘諾斯羅普格魯曼(Northrop Grumman)公司的一名官員本週一(25日)表示,美國空軍下一代洲際彈道飛彈計劃預期成本暴增37%,來到4.2兆左右,原因是大量軟硬體設計都已經過時,包括對核彈發射井和連接電纜,都需要開挖以及修改升級,暴增的成本,已經觸發了美國用來避免國防預算大幅失控的法案。

最一開始,空軍計劃將現有的銅電纜保留下來,以供即將到來的LGM-35A哨兵飛彈使用,然而空軍後來決定將銅電纜升級爲更高性能的光纖網絡,原先設計的哨兵發射設施也需要修改,這些變更加上成千上萬英里的電纜需要開挖,導致成本急劇增加。

根據北羅普官員的說法,這些變更導致設計與原始計劃不同。由於要更新的發射井數量衆多,每個井都有所增加或增添組件,這增加了大量成本。美國空軍發言人表示,五角大樓仍在調查導致成本大幅增加的原因。初步估計,哨兵計劃的成本增加主要集中在指揮和發射環節。

哨兵計劃最初預計將花費約960億美元(約新臺幣3兆),每單位成本爲1.18億美元。但現在,成本已經上升了至少37%,來到1300億美元(約新臺幣4.2兆)每發成本約爲1.62億美元(新臺幣52億元)

這觸發了《能恩—馬克迪修正案》(Nunn–McCurdy Amendment)這個修正法案於1982年提出,它要求國防部對超出預算的計劃做出解釋,以說明該計劃有多麼重要。

五角大廈現在正在審查哨兵計劃,以找出如何使其恢復正常運作,以及要從哪裡找來資金來支持它。由於義勇兵飛彈(Minuteman III)已超過其預期壽命,空軍必須尋找資金來填補它,並將哨兵計劃推遲2年,搭載核彈頭的的首次飛行測試也因此推遲至2026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