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引擎做車機?主機廠答應嗎?

Cocos。當我初次見到這個名詞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椰子」。

而事實上,Cocos 是一家提供開源數字引擎、開發工具等方案的數字互動內容開發底座平臺公司。簡而言之,就是做基礎數字引擎的。其實到這裡,我相信大部分人還是不知道 Cocos 到底是幹嘛的,這麼說吧,你應該玩兒過《捕魚達人》、《開心消消樂》吧?或者,你應該見過別人玩兒這個吧?哈?沒玩兒過?那《夢幻西遊》、《亂世王者》、《列王的紛爭》,這些總聽過了吧?它們都是用的 Cocos 遊戲引擎。

什麼是遊戲引擎?

用 Cocos 的話說:

恩?還是不懂?那你可以打開 B 站,直接搜索 Cocos。你會看到他們在直播,現場教你怎麼利用 Cocos 的引擎,去開發製作遊戲。而製作這些好用的工具和平臺,就是他們的主要工作。

想象力打開點,我們是新能源汽車頻道,我怎麼會無緣無故去講遊戲引擎呢?我可是很有職業素養的汽車人!

Cocos 到底是什麼?

在切入汽車部分前,大家稍安毋躁,我們還是要先搞清楚 Cocos 是幹什麼的。

爲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其實可以先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個電影的總導演,如何拍好一部電影是我們的工作內容。而在原理上,拍好一個電影和做好一個遊戲是差不多的。

在確認好劇本(世界觀/故事線)和做好所有準備工作後,我們就需要進入拍攝階段了。理論上,自己的電影,用自己搭建的場景是最好的,但講真,不是誰都像陳凱歌這樣,能找來非常有錢的投資方,支持你從頭買地然後去搭建耗資有幾十億的建築場景。

所以大部分電影的拍攝,其實都是在別人的場地,比如非常著名的橫店影視城、上海影視樂園、長影世紀城等等。雖然是借用別人的場景,但其實場景的軟裝、道具、服飾,是可以更換,或者支持我找人定做的。這就保證了我可以在成本較低的情況下,藉助影視基地提供的平臺,完成一部電影的拍攝。

在遊戲製作中,除去有趣的劇情和世界觀設定,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技術手段,將這些東西在虛擬的世界中,製作出來並展示給用戶。而在這個階段,就碰到了和電影拍攝一樣的問題,到底是選擇自己投資做一個引擎,去支持自己的遊戲製作。還是直接通過成熟的遊戲引擎以及附帶的工具,更快且低成本的去實現遊戲的製作?

事實上,這兩者是一直存在的。就像土豪如陳凱歌的遊戲公司,會使用自研的遊戲引擎,進行全方位地掌控。而大部分遊戲公司,其實還是會選擇基於現有的更普適的遊戲引擎,進行遊戲開發。這樣既可以保證自己的遊戲在起步階段,就擁有一線的質量;還省去自己搭建遊戲引擎的龐大資金和時間投入。

而 Cocos 與 Unity 3D、Unreal 是全球三大遊戲引擎。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爲,Cocos 是一個「世界級的影視基地」,針對遊戲製作的場景、工具等等服務,會非常豐富。哦對了,其實現在很多電影中特效、怪獸等等,也開始通過這些遊戲引擎,去進行製作了。這其實也是一個未來遊戲引擎注重發力的賽道。

Cocos 的優勢

完善的遊戲製作工具與服務

Cocos 的歷史比較悠久,從 2010 年算起,到現在已經有 12 年了。Cocos 剛剛起步時,創始人就下定決心要做全球性的遊戲引擎,所以 Cocos 的文檔在最開始的時候,竟然沒有中文,導致很多人都不知道 Cocos 是一款純正的國產引擎。

Cocos 在這 12 年的耕耘中,完善了整個遊戲製作中的服務類型,從開發工具 Cocos Creator,到工具庫 Cocos Store。開發人員可以在 Cocos 這裡得到一站式的服務。然後 Cocos 還積極推廣這套工具的使用方式,幫助開發人員熟悉上手,這一點從 Cocos 在 B 站的勤懇直播也能看得出。

數量龐大的開發者

經過多年的積累,Cocos 目前已經支持了各大主流平臺,從 Web、iOS、Android、Windows、Mac OS、XR,以及各類小遊戲平臺。這裡尤其要提到 Cocos 是首家支持 HarmonyOS 的遊戲引擎,而且 Cocos 與華爲海思也有深入的合作。

使用 Cocos 引擎開發的遊戲覆蓋市面全品類,移動遊戲市場,國內份額佔比 40%,全球市場份額佔比 20%。

Cocos 的客戶也涵蓋包括國內外在內的許多遊戲大廠,覆蓋了全球 203 個國家和地區。國內如騰訊、本站、盛趣、莉莉絲、三七互娛、巨人網絡、掌趣等等,海外的像任天堂、 育碧、LINE、BANDAI NAMCO、SQAURE ENIX 等。到現在,Cocos 在全球已經擁有超 150 萬名註冊開發者,覆蓋全球超過 16 億的終端用戶。

完善的遊戲製作工具與服務,還有數量龐大的開發者,以及這麼多年深耕遊戲引擎的經驗,這都成爲了 Cocos 極其獨特的優勢。

爲什麼要進入汽車領域?

在 7 月 28 日的「2022 汽車元宇宙雲論壇」上,Cocos CEO 林順表示了進軍汽車座艙原因,首當其衝的,就是汽車座艙芯片的硬件算力,足以支撐平臺開發的內容搭載,以實現比現在更豐富且有趣功能。

汽車的硬件平臺,尤其是各個 OEM 在瘋狂追逐自動駕駛的硬件後,突然發現下一個可以瘋狂卷的地方是座艙。然後從今年開始 8155 開始成爲品牌旗艦的標配,一塊不夠來兩塊。然後高通的下一代座艙芯片 8295 也要拿出來「預搭載」一下。

一時間,「屈辱」了十幾年的汽車車機,突然在車艙算力上,追平了手機,算是揚眉吐氣了。當然,這裡我要重點批評一下,高通驍龍這幾年的旗艦芯片從 888 到 8 Gen 1 都熱得出奇,雖然「火龍」推鍋給了三星的「5 nm」工藝,但事實情況確實是太拉了,這也讓整個安卓陣營旗艦集體疲軟,蘋果繼續侵蝕高端市場,甚至「發哥」(聯發科)也開始騷動,二次衝擊高端。

說回車機,除了算力芯片提供的底層支持,其實汽車座艙還提供了相對封閉的環境,以及多模態的交互設備基礎。舉個例子,手機傳感器也就二十多個,而汽車的傳感器是手機的十倍不止。這裡面很多傳感器,都可以與座艙的各種功能產生聯動,這帶來的想象力釋放是巨大的,很多功能的開發亟待釋放。

車企方面,在瘋狂堆料芯片的同時,也在思考,我的座艙完全可以支持一些比顯示導航和看高分辨率電影,更加高級有趣的功能。所以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自家的生態初步搭建,一個一個 App 去籤太麻煩也太慢;另外是芯片算力很高,車機的流暢度是第一層用戶需求,第二層是更加細膩的 UI 以及更豐富的應用生態。

而剛纔我們提到了 Cocos 的優勢之一,便是分佈在全球各地,數量龐大的開發者。一方面這些遊戲企業,對「上車」這個事情其實已經躍躍欲試了,所以 Cocos 也有必要提前佔坑。而從 C 端來看,Cocos 聚合了很多遊戲類的優質內容分發,一定程度上,車企還是「饞它身子」的。這麼優質且海量的遊戲平臺,不多見。

一個可以預見的情況是,隨着算力越來越高,一些經典的 3A 和手遊,會率先通過移植的方式登錄車端。這一點可以從特斯拉新款 Model S(參數丨圖片) Plaid 的官方宣傳海報上也能看出,當然特斯拉最特別的是直接搭載了 PC 端的 AMD 處理器。這個大踏步對於大部分車企來說,還是有點快,但趨勢很明顯:就是未來會在車裡打遊戲,而且是高質量的遊戲。

當然,目前成本最低的方案,還是理想 L9 這種,通過 C to C 的線直接投影遊戲到大屏幕上,內容豐富性和遊戲質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留,順便還一勞永逸地解決了授權的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國內自 2021 年 8 月開始的遊戲版號停發,引發了國內整個遊戲行業的寒冬,數以萬計的遊戲公司倒閉,而這也會逐漸侵蝕 Cocos 的核心業務。所以業務支線的拓展,就變得尤爲重要,而智能座艙逐步成熟,給予了 Cocos 進入汽車行業的條件。

元宇宙在車中的落地

事實上,Cocos 的對手之一,EPIC 也利用 Unreal Engine 打入了汽車市場。我此前也有過報道:《沃爾沃宣佈與 EPIC 展開合作,將使用 UE5 開發人機界面》。

最基礎的合作是提升車輛的人機交互界面,比如流暢性、渲染效果,具體的比如過場的動畫、3D 車模的製作等等。

更近一步是自動駕駛的可視化呈現,在會上林順也爲我們展示了一部分內容,其中大量的內容支持車企去自定義,比如顯示信息的排布、場景中建築的放置等等。而對環境的感知內容呈現,就需要車企開放接口了。

然後是品牌虛擬形象的搭載,目前已經開發出了卡通、Z 世代等等不同的類型。

同時,林順也展示了目前可以提供的一些車載小遊戲,還有他們自研的 3D 懸浮效果的歌詞顯示。

Cocos 在 XR 也有着深厚的技術積累,所以林順最看好的業務方向,其實是 AR 領域的應用。這個趨勢很明顯從奔馳 EQS 到最近的 飛凡 R7 上,我們已經初見端倪了。

在會上,林順雖然沒有公佈具體的合作車型或品牌,但他說已經跟國內半數以上的車企有合作了,這包含了合資和自主品牌,甚至有很多案例正在落地,進入了 poc(概念驗證)階段。

目前看,Cocos 與車企合作的主要內容,還是集中在車機交互界面上,這點與對手 EPIC 是一致的。但這遠遠沒有體現出「元宇宙」的威力。

舉個例子,去年特斯拉的 AI day 上,特斯拉的 AP 軟件總監 Ashok Elluswamy,在介紹如何利用軟件仿真創建用於訓練的數據時,着重提到了特斯拉搭建了 2,000 英里的道路 ,甚至爲了模仿無序的真實世界,讓一堆「夫妻」和「狗」在公路中央跑步。而很多 L4 的 Robotaxi 公司,也會着重提到自己的虛擬駕駛里程。

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數字工廠」 的應用。爲了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生產質量以及工作安全。特斯拉、通用、寶馬等等車企,都採用了這個技術。簡單說,就是通過實時的數據反饋,在虛擬世界中運行一個虛擬工廠,作爲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監控零件裝配進度、員工狀態。

而針對「元宇宙」中的自動駕駛訓練,以及構建完整的數字孿生工廠,目前 Cocos 還沒有介入。

隨着自動駕駛技術的進步,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但自動駕駛能力需要時間和里程的積累,去慢慢推進算法。這個時候,車企和消費者的注意力,開始從硬件到頂的自動駕駛,轉入了從上車就開始使用的智能座艙部分。

而目前的階段是:頭部新勢力正在快速推進與探索,全新的交互方式,比如語音、手勢控制、大屏觸控邏輯等等。但事實上,大部分在售的汽車產品,在基礎的 UI 設計、虛擬形象這些基礎的地方,很難短期內達到一線水平,那麼 Cocos 這類公司的就可以完美補齊這個缺口,提供一個高質量的「影視基地」,方便車企快速達到一個高水平的車機狀態。

當然,隨着時間的推移,自建與合作的爭論會愈加嚴重,但這並不妨礙車企在智能化浪潮中,與各類互聯網公司進行融合碰撞,得到多元且有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