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泰科技聯手工研院 搶進臺灣自主衛星通訊商機

攸泰科技與工研院合作發展「國產大陣列高頻寬衛星地面終端設備」。(攸泰提供)

低軌衛星議題正夯,攸泰科技與工研院今日宣佈將攜手合作,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的支持下,一同發展國產的「大陣列高頻寬衛星地面終端設備」,此次合作是爲了響應臺灣政府發展自主衛星通訊的政策,且經結合雙方關鍵技術與領域知識,將能大幅節省研發投入的人力與物力、加速開發進程,協助實現太空衛星地面設備量產化的目標,爲臺灣的衛星通訊發展盡一份心力。

本次合作爲發展B5G計劃在地星鏈,攸泰科技與工研院將爲國產自制研發生產大陣列高頻寬衛星地面終端設備進行相關佈局,預計在2025年的第二季度完成Ka-Band的1024元件陣列天線的地面終端設備商品化,以滿足臺灣太空中心B5G衛星連線地面終端需求。

本次合作攸泰彙整自身與合作廠商的技術資源,加上工研院提供基頻模組,發展射頻模組/元件,陣列天線等關鍵技術,以實現地面終端系統的整合。攸泰科技特別針對現今地面終端設備面臨的挑戰,如整機散熱、強固型機殼設計、戶外防塵防水等嚴苛使用環境,利用多年豐富的工業及政府專案用強固型移動電腦的經驗,進行一體化的設計,以提供穩定、可靠的衛星地面終端系統解決方案。

攸泰科技董事長簡民智表示:「關於衛星通訊終端裝置的生產製造,攸泰科技已與國際大廠有合作實績,並因在臺灣本地建有完整的生產線,故可百分百實現在臺灣在地生產的願景。另外,攸泰科技在農業、物流、 交通、衛星通訊、海事、政府專案等領域,多年來累積了強固型移動電腦的研發與生產經驗,再結合工研院在衛星通訊領域的研發量能,將可發揮雙方的最大綜效。」

此次攸泰科技與工研院的合作,即是樂見臺灣技術優勢,加以協調整合,集結供應鏈中各企業夥伴的能量,取得全球領先的技術,且同時具價格優勢的特點,將發展出各種多元應用及商機。

工研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在經濟部技術司的補助及與太空中心的密切合作下,工研院研發低軌衛星通訊技術逐漸展現成果。工研院與攸泰科技雙方將合作低軌衛星地面設備的產品開發,例如低軌衛星系統、基頻模組架構設計及測試等,期望協助臺灣廠商提升技術能力爭取國際訂單。工研院擘畫「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韌性社會」四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並發展「智慧化致能技術」以促成應用領域。在智慧化致能技術部分,未來期望藉由低軌衛星基頻通訊技術、大型天線陣列系統、衛星通訊模組通訊等,協助更多國內廠商驗證其地面設備天線模組功能測試,及升級5G射頻模組技術至低軌衛星端到端(End to End)系統,厚植我國通訊產業技術力。

在國內,攸泰科技身爲臺灣雲端物聯網產業協會成員,亦是其中衛星物聯網小組的召集人之一;在國際,攸泰科技則積極參與國際活動,不僅是亞太區最大衛星組織﹘亞太衛星通訊協會(APSCC)的成員,並且與多家全球領先地位的衛星公司都維持密切的夥伴關係。攸泰科技以臺灣爲根基,透過跨技術合作積累設計整合生產經驗,通過進入全球市場來實現更大的增長和獲利。本次攸泰科技與工研院合作發展國產的「大陣列高頻寬衛星地面終端設備」,不僅將爲臺灣自主研發的衛星通訊技術開啓新頁,更將成爲臺灣技術推向國際的重要里程碑。